近日,《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社交媒体爆红,博士发出“知识无力感”的嗟叹,引发社会热议。知识分子们怀着衣锦还乡的念想前进着,可现实的骨感却将美好的理想击得粉碎。有人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
企业家潘石屹从农村出来后通过上大学改变了命运,创办了企业并实现人生的“逆袭”,而某女研究生却因“贫穷”的心病走上自杀的不归路。这些“壮志难酬”的人们,只能发出“生不逢时”的感叹。有数据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工资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虽然大学毕业生加薪的机会远高于农民工,但这仍可能会造成对上大学的“负激励”。也有人说,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生向上的机会和能力,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货币化,不能马上换取等量的财富,但会在人生长跑中成为走向成功最重的砝码。
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方式已被“被富裕”、“被就业”等嘲弄充斥报刊、网络,“共同富裕”能否在10年后实现?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人生有“三识”:知识、见识、胆识。我经常说人生有“三识”:知识、见识、胆识。 1.知识。人的一生是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发展组成的。知识就是我们从小学的1加1等于2开始,一直学到了大学最难的课程。知识的叠加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好的思维能力,以及接受更深刻的教育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听课,我们都在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聪明不是考试考高分,考试考高分是一种功利性的聪明,真正的聪明是对于世界上的事物的理解,对于如何在世界上取得更好的成功和成就的领悟。 总体来说,知识的提升是成长的一个维度,这也是我们读书学习的一个目的。 2.见识 。一个人的见识和他的知识量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如果一个人又有知识,又有见识,那么他的见识一定是比普通的人要更高。 比如,不少中国企业家只有初、高中学历,但是能把企业做得非常大。很多博士毕业的人反而把企业做垮了,这些就和见识而不仅是知识有关。 当然了,越有知识,原则上应该越有见识,如果到最后越有知识变得越没见识,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如书呆子。 3.胆识。胆识就是你敢不敢于突破自己,勇敢地做些你原来从未做过的事情,投身进去,纵身一跃。 但世界没有万全之策,没有100%的保障体系让你纵身一跃后不受任何损失,所以它是一种选择。 我们从高中上大学不能算纵身一跃,因为我们知道在大学一定能学到比高中更多的知识,本科毕业,读硕士、博士也不能算纵身一跃。真正的纵身一跃是你跳进去以后,可能会失去安全感,甚至一败涂地。但一旦选择正确,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成功这种东西它叫做纵身一跃。俞敏洪
1
共2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