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很大程度上关联于民众的品质,而每个个体品质的养成,又离不开儿童时期的雏形刻画。根据世界价值调查的数据结果,中美日三国对孩子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在日本人眼里,“责任心”是所有素质中最令人欣赏的,这也是孩子人格的基本素质。在美国人的价值观里,彼此包容互相尊重的特点胜过一切,这也恰巧解释了即使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持续带来各异的文化,美国的社会关系也能在勃勃生机中持续向前的原因。然而,在广大中国家长和老师心中,“努力奋斗”、“独立”、“责任心”,才是他们需要从小督促孩子培养的品质。尽管文化对于人们的品质偏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这或许还部分折射出,在一个资源紧张、瞬息万变、高度竞争的中国社会,做一个不懈努力、有责任感、懂得节约的孩子是多么重要。怎样做个中式好孩子?中国孩子还缺乏哪些品质?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我们当然不提倡恢复体罚制度。 但是,如果只维护孩子的权利,而不强调他们的责任,如果孩子可以随意挑战秩序而没有任何惩戒,家长和老师只能说服,只能作所谓的“思想工作”,那这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效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溺子如弑子。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赞美中长大,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孩子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家长不仅要自己严格教子,还应和老师形成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绝大部分老师是为了孩子好,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 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1
共2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