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利率是连接汇率和货币市场工具之间的桥梁。从根本上说,一种货币的利率是该货币的价格。货币市场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国债现货利率、外汇比价等。
央行也以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为依据,监控市场利率水平,预测市场利率走势,制定基础利率。所以,货币市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环节。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间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那各国之间货币的利率是否不便于各国之间的交易呢?故而您觉得应如何完善全球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全球金融市场是否应统一利率呢?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美国收割全球财富的第二种武器,控制利率。 这种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和资产价格,间接地影响全球经济的运行,从而实现美国的经济利益。具体来讲,当美国提高利率时,由于美国资产回报率上升,全球资本会流向美国,寻求更高的收益。这导致美元升值,其他国家货币相对贬值,进一步影响这些国家的出口和进口。相反,当美国降低利率时,资本可能从美国流出,寻求在其他国家更高的收益。这会导致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出口。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可能通过利率政策来配合其地缘政治战略。例如,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某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或降低其偿债能力;或者通过降低利率来支持某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或稳定其金融市场。 举个例子,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的美国,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化和投机行为,市场泡沫逐渐积累,并且国内通胀也持续上涨。所以1994至1995年,美联储在13个月的时间里接连七次加息,让美元变得越来越值钱。这样一来,全球的资金就像闻到了蜜糖的蜜蜂一样,纷纷飞向美国,想在美国捞点好处。 可是亚洲这边的一些国家就比较尴尬了。他们之前靠吸引外资来发展经济,可是金融监管不太给力,欠的外债又多,而且货币都跟美元挂钩或者固定汇率。这样一来,美国一加息,资本就都跑了,这些国家的货币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嗖嗖地往下跌。 泰国就是第一个遭殃的,然后金融危机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到了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一下子就像被飓风刮过一样,乱成一团。 这时候,美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可就开心了。他们趁着这些国家货币贬值的机会,低价买了不少当地的资产,算是“收割”了一波财富。 那些受影响的国家啊,为了度过危机,只好去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IMF虽然给了点钱,但也不是白给的,要求这些国家实施财政紧缩和结构调整,这让经济衰退更加严重了。 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了长期的痛苦,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啥问题都来了。不过,这也让美元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很多国家都增加了美元储备,以防将来再出现类似的危机。总体而言,这场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美国加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亚洲各国吃了个苦头。我是大象啊
标准化助力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标准。 全面开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产品服务、清算结算处理、业务运营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标准建设,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的支撑。制定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标准。制定银行间市场交易及交易后数据标准,支持银行间市场数据治理。制定金融市场软件构件等标准,促进加强金融市场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基础要素标准化。推进仓单质押登记系统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健全征信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标准建设。研制征信链相关标准规范。推进征信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加强信用评级标准体系建设,为引导评级回归服务投资人识别和预警信用风险本源提供支撑。研制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场外市场区块链相关标准,促进场外市场业务模式创新。 (二)深入推进证券期货标准建设。 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数据标准和监管数据标准制定,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提升证券期货业数据治理水平。有序推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和统计业务相关标准制定。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标准制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业务服务及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加快推进信息交换、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等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制定,完善证券期货业通用基础类标准。全面推动证券期货业各领域标准高质量发展,实现标准供给充足、适用性强,有力支撑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 (三)加大黄金市场标准供给。 完善“上海金”交割标准体系,制定1公斤金锭“上海金”标准,促进形成黄金交割质量要求和负责任交割体系。以“上海金”集中定价和集合竞价机制为基准,建立黄金市场价格标准体系。 (四)拓展升级保险市场标准。 聚焦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服务社会民生,重点加快保险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与服务、保险管理标准研制。加强保险科技标准供给,支持新技术在保险行业规范应用。围绕人身保险方面,制定商业医疗、长期护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标准,支撑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围绕财产保险方面,推动机动车辆保险等领域标准制定。探索巨灾保险标准化建设。制定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业务信息交互标准。加大与交通地理、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标准化交流合作力度,促进跨行业融合标准发展。
社会时间偏好最直接的指标是利率。利率是当前财货价值与未来财货价值的比率。更具体地说,它表示以当前货币交易未来货币的溢价。高利率意味着更多的“当下取向”而低利率意味着更多的“未来取向”。简单地说,利率越低,代表着社会的资本积蓄能力越强,社会越发达。 从人类历史来说,利率下降的趋势是人类发展的超长趋势特征。利率越低,代表着未来实际收入会更高,代表着投资会不断地增加。 利率越高,就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在退步,因为预期的未来投资会减少,所有人倾向吃光用光,而不是储蓄下来,成为未来的资本,代表着人们不看好未来。 在古代欧洲,公元前六世纪希腊金融历史初期利率最低约为 16%,希腊化时期降到约6%。在罗马,最低利率从共和初期的超过 8%降到帝国的第一个百年中的4%。在十三世纪的欧洲,“安全”贷款的最低利率是8%。十四世纪降到约5%。在十五世纪,降到了4%。在十七世纪降到了3%。在十九世纪末最低率进一步降到不足2.5%。进一步说,最低利率居高或上升或上升表明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或降低,而低位利率和利率降低的压倒性相反趋势,反映了人类从野蛮向文明发展的前所未有的进步。具体说来,低利率趋势反映了西方世界的崛起、其人民日益富裕、富有远见、智慧和道德力量以及十九世纪欧洲文明的空前高度。而在二十世纪,资本的储蓄率在下降,人们更加短视,倾向于更多的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投资,人们比十九世纪更不看好未来,对未来更加悲观。1815年起,整个欧洲和西方世界的最低利率,稳步下降到本世纪之初远低于平均3%的历史低点。即使考虑纳入系统性通胀溢价的现代利率,在调整近期名义利率后(为了挤出通胀因素,估算实际利率),当代的利率看上去仍然远远高于一百年前。利率上升,就代表着个人行为短视,那对于企业来说意义何在呢? 当一个储蓄率不断下降的社会,意味着资本的枯竭,意味着行动的短视,哪怕是企业家,也会提高其时间偏好,用利润去享受而不是继续投资。 企业家不但面临着高利率下的扩大生产积极性的打击,他们还面临法币制造的商业周期的痛苦。通货膨胀来临时,企业家误以为繁荣已来临,因为消费大涨,突然增加,企业加大迂回生产程度,向上游投资更多,生产更多的资本品。但当投资落地,开始生产时,却发现,这一切繁荣不过是法币通膨制造出来的短期繁荣罢了,订单消失,投资亏损,银行催贷,甚至大量破产。在商业周期倒下的企业不计其数,更多的是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总而言之,百年企业,是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的结果,是一个政治稳定,产权稳定,预期稳定,时间偏好不恶性偏高社会的必然结果。(来 源:古五古六)
一部利率史,就是一部社会史。它记录了国家的兴起和衰落、战争的爆发和结束、财富的转移和更替等等。 利率的历史非常悠久,《圣经》、《阿维斯陀古经》和《吠陀经》中也都频繁提到过,比银行的历史早得多,甚至比货币出现的时间还早了2000多年。 根据苏美尔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实物利率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当时实物借贷双方都是亲戚,最多延伸到邻居,借贷的标的资产也都是生活必需品,粮食啊、牛羊啊之类。来年秋收后还债,要多还一袋粮食,多还一头牛羊,当做利息。真正把利率记下来,当做法律和政策,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800年的古巴比伦王朝。 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了法定利率上限:谷物贷款每年利率不超过33.333%,以实物偿还;银子贷款按重量计算每年利率不超过20%。 有意思的是,这个法典还限制了高利贷,如果债主违规收入利息,超过了利率上限,别说最后拿不到利息,连本金都被没收。 这跟我们现在的规定差不多,年利率超过24%就属于高利贷了,只不过我们的法律只是不保护超出部分的利息,正常利息和本金还是保护的。纵观利率史,大家讨论和关注的点的基本上都是最高利率,以及怎么限制高利贷,最低利率默认为——零。 这个约定俗成天经地义,不需要过多解释,非常自然,跟人的吃饭、呼吸一样,也没有人怀疑过。直到最近,全球负利率蔓延,市场开始迷茫了。
1
共4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