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下调甚至取消增值税或营业税即流转税,转而征收所得税( 利得税 )和财产税来弥补有其可取之处。目的是鼓励大家去创业,自谋出路,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商品流量和流转速度,扩大营业额,增加消费,只有赢利了才征收所得税,亏损则不需纳税,利国利民。另外,也是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引发的大规模失业潮做准备……
总之,大规模增加使用人工智能;取消流转税,裁减公务员削减行政开支,这 “ 一增双减 ” 提议在应对经济社会变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下调或取消增值税、营业税这类流转税,转而依靠所得税和财产税来填补财政缺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业与自由职业者热情。而流转税的存在可能在商品生产、流通环节增加企业的成本,取消后,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单位在创业初期即便营业额较小,也无需承受过重税务压力,更有动力去开拓市场,促进商品的流转与消费,活跃市场经济。毕竟广大人民群众是生产、经营和商品流通环节的主力军,减税让利后他们才敢大胆去消费。另一方面,以所得税为主要税种,遵循了 “ 盈利纳税,亏损不纳 ” 原则,符合企业经营规律,利于企业发展。促使各企业单位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随着减税降费举措的实施,国家财税收入可能会相应减少,但政府可以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例如: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为精简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减少公务员数量、削减行政开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用于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使国家财政总体保持收支平衡......以上建议最好是在完成政府机构精简和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 AI )后实施。
不过,这一政策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在税收方面,所得税和财产税征管难度大,需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和信用体系支持。在就业上,大规模失业潮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平稳过渡,需配套强有力的再就业培训和扶持政策。且精简政府机构涉及人员安置等复杂问题,要谨慎推进,确保社会稳定。对此,您认为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二是合理安排中央部门支出,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在切实保障部门履职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连续负增长,2023年也只略增了0.8%,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进发展。2019—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7.44万亿元,增加到10.29万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38%。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比如,2018—2023年,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823亿元,增长了30%。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继续加力,增幅达到10%,更好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财政部门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力戒奢华,把勤俭办一切事业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抓好过紧日子的执行。我们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预算的约束,推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及时收回使用结余闲置的资金,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三是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2023年,我们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使用财政资金搞“形象工程”等违规行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监督惩处,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3月28日).
AI根本不是来抢饭碗,而是来发“外挂”的。所以深圳引入AI公务员,其“鲶鱼效应”不仅让深圳公务员睡不着觉,也让全国的公务员集体失眠。低层公务员怕失业,中高层公务员怕找不到感觉,以后再没人溜须拍马了。 美国有效率部,咱们有AI机器人。这都是砍向政府冗员的一把刀。但深圳也只是探索,其《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中将AI被严格定义为“辅助角色”。也就是说,AI最终还是听命于人。AI事实上也会拍马屁,也会暗箱操作,这还是取决于背后指挥者的初心使命。所以AI势必也会中央集权,避免失控。
AI公务员可以在几秒内生成文书,一键生成各种民情周报日报。 例如写执法文书的AI公务员,它们能几秒钟内,就将执法笔录整理成执法文书初稿。平均算下来,原来5天的工作量,现在5分钟就能搞定,审批时间更是直接缩短90%。3、它们办事靠谱。这些AI公务员还永远不会摸鱼、永远不会发脾气、做事永远认真细致、服务永远贴心温情。数据显示,AI公务员写的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过95%,审核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在民生服务领域,它们能够精准解析民生诉求,将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好家伙,看到这些数据,好多公务员开始夜不能寐,他们呕心泣血写了大半天的材料,说不定还没AI半盏茶的功夫写得好。“天啊,原本以为考公上岸,等于一劳永逸捧上铁饭碗,没想到人工智能一来,连铁饭碗都岌岌可危了。”不要觉得只有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公务员,才会受到Deepseek的影响,很快冲击波就将迅速波及所有基层、所有领域、所有行业!如果说以前几次技术革命,顶多是人的手、脚等身体器官的延伸和替代,这次人工智能的兴起则将成为人类自身的替代。它对人类社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