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视著名主持人王牧笛“砍人”事件,在网上引起口水如潮,虽然当事人王牧笛随后诚恳道歉,但由于中国医师协会的不依不饶,使得舆论风潮愈演愈烈。此事充分反映了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期待和认识与现实间的差异。每一位患者走进医院,都希望能够得到最细心最专业的诊治,然而很多医院里有经验的骨干、专家医生只有那么多,在基础工作岗位的大部分是一些实习或少经验的医护人员,对于他们来说,患者不可避免的需要充当“小白鼠”的角色,这些实习人员在练手过程中偶尔出现细微差错也就不可避免,一味地指责他们的无经验是徒劳无功的,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充分的实践也就没有优秀的医生,也就没有医学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当然,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理解应该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患者能尊重、理解实习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同样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每一次工作中兢兢业业,争取零差错,尊重患者的无私奉献,唯有相互都能落实,才能避免一次又一次的这种毫无意义的舆论纷争,你说呢?患者和医院应该如何相互对待?对实习人员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态度?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张爱国,刘医生“祸害”的众多病人之一。 老两口都是湖南人,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二老空闲时到城里打工辛苦地积攒点“过河钱”…… 没想到,一见刘大夫误终身。 今年6月,张爱国在湘雅二院见到了“鼎鼎大名”的刘翔峰医生,“医术超群”的刘大夫仅仅用手指简单探查后,便是一脸凝重: “有肿块,必须进行肛门改道手术!” 一旦“改道”,基本改不回来了, 张爱国的女儿也是从事医疗行业的,于是托人将肠镜的检测结果拿给上海的医生朋友看,结果对方告诉她:“你父亲的肿瘤距肛门8-12厘米,没必要改道。” 于是,她尝试与“刘副主任”沟通:能否换一个手术方案? 轻轻一问,刘医生沾火就炸了! “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如果不做就不要在这治了!” 医生如被摸了胡须的老虎,让本就瑟缩的病患心里更恐惧。 此后,刘翔峰不再理会女儿,直接向患病的老人施压:“后果很严重,不做改道,可能命就保不住了!” 最终,张爱国选择接受了手术方案。 7月10日,家属提心吊胆地守在手术室门口,刘翔峰突然推门而出,“你父亲的膀胱和前列腺也有问题,需要切除。” 女儿瞬间傻眼,手术才一半,就临时增加“项目”,而且一切就是两个器官!她凭感觉不对,于是搪塞:“先把这个手术做完,之后有问题再治。” 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术后,刘翔峰指定他们购买一种“营养粉”,在住院部二楼的一个小屋里买,不能报销、全靠自费。 而且价格昂贵,一盒90克=500元!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种蛋白粉固体饮料,甚至连保健品都算不上。 这种“营养粉”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在某宝售价为5000克/350元,刘大医生指定强推的,90克/500元,价差80倍!真可谓一本万利!而刘副主任的手腕可不止于此。(作者甜瓜瓜)
医本身也是符合一二三的,上医医未病,中医医经络、下医医肉身,只不过黄帝内经的智慧一般人不懂,学习医生本事的西医较多,而中医和藏药、中药和针灸、这些相对冷门,但是要救死扶伤,也要有很好的修行和格局,一二三、也存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人格追求,自我修行。一二三很简单,也不简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删繁就简,化整为零,更像一个辅助我们认知世界的工具,而并不是口头禅。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很难区别,疾病的治愈究竟是成堆的药品和外科手术的作用,还是身体自我康复的结果。全世界25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医学论文,但其中70%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是医疗界的“雷区”,一旦公布对医疗机构非常不利。比如:多年前,有一种“心脏激光手术”,是在跳动的心脏上烧灼出20~30个小洞,让血管得以再生来改善心肌供氧。这项手术的创立者是瑞士克劳茨林心脏外科医学中心首席医生迪克·马斯,这项手术在欧洲曾经疯狂的盛行。后来经英国专家反复论证,此项手术并没有比仅仅服药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术费用却非常之高。这是一个谎言,很多时候,它欺骗了生命,更多时候,它自欺欺人。从整形外科的神话,到心脏手术的误导;从无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疗,都令人忧虑。有时候,常规手术也存在无效治疗!《无效的医疗》一书中还列举了胆囊结石、心脏支架、椎间盘等手术的案例分析,并直言有相当一部分病不治比治的结果更好,有时候治了反而会造成更大伤害。然而现实中,无效医疗现象却比比皆是,不少人无能为力且习以为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