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即是千年发展目标。
尽管该千年发展目标早在2015年便已经大体实现,但对于被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世界来说,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针对环境污染、物种锐减、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下一个千年发展目标亟需尽快制定。为了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人类首先要跨越生理、利益、时空和地域等的限制。对现代人来说,时空已经不再是所谓的障碍,互联网的成熟加速了经济贸易、文化等多方面在各国的融通。在生理方面,世界上有四种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种族歧视应该尽快被消灭。对利益的追逐和贪婪一直都是人类的劣性,在世界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如何互惠互利,团结协作方是实现发展的正解。对于下一个千年发展目标,您有什么想说的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孟子在世之时已声名远扬,齐王于是使人去见见孟子,看看孟子是否与人不同。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尧舜是圣人,故孟子说圣人与人同。 有若谈论孔子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圣人与人虽同,但人中的圣人如走兽中的麒麟,飞鸟中的凤凰,丘垤中的泰山,行潦中的河海,树木中的松柏。虽出乎其类,但拔乎其萃。 故人皆可为圣,圣人如同人的标尺,人修身到最后便知圣人早已在巅峰。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子贡意思是人只可成为日月不可超越日月。圣人作为人类的标尺,人们便有所定向,知道人生应该止于何处,应该朝着什么目标前进。复心同然
我们不仅要有“永远都有最好的下一步”的乐观,还需要评估当下可选项的理性,并选择相对优的下一步。 AI不仅教会我们机器似的理性决策,还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方式,反过来提示我们,智能体如何通过强化学习越变越聪明。 想想看,那正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大胆试错,跌跌撞撞。 童年,是我们学习速度最惊人的岁月。 那当然也是我们最快乐的岁月。 童年的我们,有一种“相信可能性”的勇敢。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女孩,她有时候在早餐前会相信六件不可能的事情。 对可能性的信仰和智慧,正是本文想要表达的某种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 基于未知的100%的勇敢。 这绝不是孤注一掷,一切依然需要基于整体的正期望值。 当所有选项的正确概率都极低,仍然只选择概率最高的路径。作者老喻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他们的新社会历史观作全面阐述的著作。在书中马克思这样写道: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马恩全集》卷三,第31,32页) 正是在首先提出了“需要”这个概念并初步界定了它的性质的基础上,马克思勾勒出了他的新世界观的基本框架。在他看来,人的需要的相对满足是人与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人的需要是一个开放的有机体系,其横向可以无限开拓,纵向可以无限创生。这个开放的体系是由三个相互依赖的层次构成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第一需要,在第一需要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社会需要和其本身反映了前两种需要,同时又以前两者需要为基础的文化(精神)需要。人类社会结构的分化系是由这种需要的分化导致的。为满足第一需要即简单的生理需要,人类必须进行劳动生产,从而人类社会便拥有了生产力系统(主要是技术系统)。人类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本身需要组织起来进行,这便是人类的社会需要,从而人类拥有了交往系统,有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交往形式等。交往系统的良性运行需要一定的沟通和规则,这便是文化需要,而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便由此而产生,人类又有了价值观、哲学、宗教等。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文化需要这三个层次创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三个亚体系。原始社会里简单的生理需要,简单的生产力导致了人类社会需要和文化需要的缺乏与社会、文化系统的不分化。现代社会生理需要与生产力系统的发达导致了社会需要、文化需要的发达与社会、文化结构的高度分化。这三个层次、三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便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过程。 这无疑是马克思全部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础,但本文却不想继续论述马克思如何在此基础上建构他的理论大厦,而是试图揭示马克思的这一模式同后来的、其他学科的一些著名的模式间的联系及其对解决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概括出这一模式的普遍意义。(作者李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当其时!我们知道,高层的考量从来都是从大局和长期出发,此次的建设也并不例外,从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这样3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 市场的“大”≠强大的大。 说起中国市场,几乎所有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没错,我国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大市场,并不天然具有相应的规模效益。 从整体上看,我国市场体系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通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面貌,而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让我们的市场由大到强。 我们看到,《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并对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全面部署。 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形成了新时代市场化改革的“组合拳”。 2. 市场分割等问题尚待解决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社会分工是整个国民财富的起源,经过社会分工以后,社会财富可以大量增加,甚至可以增加到4800倍。 一个社会的分工越是深入,这个社会产业链的专业程度越高,技术革命就越容易出现,从蒸汽机时代开始,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每一轮经济增长最大的红利来源都是技术的更新迭代。 而市场规模同样是产业分工深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从我国市场体系来看,发展不平衡,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分割等问题还尚未解决,这是中国市场由大到强面临的另一挑战。 为什么我们过去陆续推动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本质上其实也是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打下路基。 这些区域一体化的实践经验也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让要素和资源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跃起来。 所以我们看到,《意见》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支持企业发展,进而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地方保护主义亟待打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也对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等,都明确了要求。 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打破以往一些地方政府行政垄断的生产要素,降低企业在生产环节与居民在消费环节上的成本。 说白了就是拒绝政策性垄断,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举个例子,比如有家大型的国企,如果按照真实经营状况几年前就该破产了,但是由于其负担着大量在职员工的生计,地方政府往往采用强行续命的方式让他屹立不倒。 这就直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向这一家毫无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行倾斜,比如资金、土地、税收减免等等,进而压缩了其他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非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成长。 而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就是要把全生产要素放在一个规则统一的自由环境中进行同场竞技,没有地方政府拉偏架的行为,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这对于那些挤压出来的产业工人来说,他们也必将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 不仅如此,产权保护、市场门槛、公平竞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这些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层面的表述,也被置于此次《意见》的显著位置,这其实也是进一步在给市场吃“定心丸”。 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不是个别人担心的“重回计划经济”,相反,我们建成的必将是一个自由公平、更加高效也更高质量的大市场。 而这也是我们未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因素中的最大确定性所在。
国际象棋天才卡斯帕罗夫说:“战略家总是先设立一个远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战略,然而返回头制定具体措施。他会先设立实现远期目标所必须的一些中期目标。 特级大师下棋时,依靠的不是对成千上万种应对方案进行单纯的筛选,而是先确定一个他想在10-15步棋后希望达到的局面。他会评估所有可能性,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然而人的大脑天生并不是为长期思考做准备的。我们的大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靠一点点修修补补完成的,它背负了太多来自远古和丛林时代的包袱。 决定人类思考、计划和决策等理性行为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它让我们摆脱了见到老虎就跑的命运,开始有了长期思考的习惯。(作者老喻在加)
做事也好,自我的成长也好, 都不是在果相上去“求”—— 攀求结果或要求自己如何, 站在幻想的高处, 看到现实的差距,就不知所措, 乃至失望、懊恼、自卑。 反求诸己的意思, 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去努力, 并不是要求自己马上做到。 对自己要有目标, 对困难要有平常心。 要多去想:我希望做到什么样, 今天做了多少,又进步了多少, 关注自己的每一步, 身心安泰而欢喜。 理想是方向,指引我们的行为。 虽然一时做不到, 但是自己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那么就是理想。 若仅仅在头脑中幻想, 不去实行,那就是妄想。 修行不是妄想来的, 所有的顿悟都是以渐修为基础的, 缺少基础而想一步到位, 无有是处。 要把一块石头雕成佛像, 必定先确定整体轮廓, 切除粗大的棱角, 再一点一点的精雕细琢, 先降伏粗猛烦恼, 才有深入的力量!
1
共9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