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其所构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多维度互动,为倡议实施提供了巨大空间,促进了世界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了沿线各国人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知道,美军是军费开支最高的军队,而且美国GDP中服务业占比约80%,可见其的人力分布:一是国防军事;二是金融证券等第三产业上。那由上可见,世界的互联互通美国已无能为力,故中国应发挥基建狂魔和人才的优势,早日促成全球互联互通!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请在此畅所欲言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美国中产阶级喜欢让自己的子女去学律师、学医生,为什么?因为这些职业预期稳定。而去学理工科,搞不好,就要远走海外,因为企业经营环境随时处于变化当中。很多美国的产业就是在美国政府这种反反复复变化的政策中,被迫迁移海外。
2009年的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来说,确实是为了单纯的应对危机,是一个很被动仓促的行动,从当时的情况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摸清楚美国金融危机的底细,就连美国自己也难以搞清楚,失业率瞬间大增,如果陷入像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样的大萧条,将影响到社会稳定,甚至可能会带来类似纳粹上台引发二战一样的后果,美国不得不大规模介入救市,所以中国当时也是非常被动的,为了稳就业,启动4万亿刺激计划。这次中国超30万亿基建规划,指的是20多个已公布省份的未来总投资计划,从今年一年的投资额来看其实并没有比去年增长太多,但很有意思的是公布了未来投资总额,其实也是希望提振市场信心,毕竟很多人是不会去追究其中原由的,只看到超过30万亿的基建,投资积极性立马就起来了,站在政府的角度,也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所以说,从根本上来说,这次所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2009年的4万亿背景是不同的,一个是仓促和被动,一个是着眼于长期规划,并主动。要知道,中国经过了多年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是债台高筑,如果盲目批准基建,更大的可能是,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和通胀压力,所以这次的基建,不是单纯的机械式刺激计划,而是一个早就规划好了的大规模建设计划,但要积极的落地和推动,其实也存在一些舆论聚焦及质疑,决策者压力更大,这次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更迅速的批准和实施。(来源:肖磊看市)
美国怎么学中国啊,中国能给贫穷国家需要的基建,能进口他们的资源…美国能给什么?粮食?军火?科技?人家用不上啊,反过来,美国也不需要他们的资源啊…啊这,所以美国要培养符合其价值观的基建提供商吗,放眼全球,不会是土耳其吧…
在美国法律已经超出维护社会正义的范畴,成了一条金额巨大的产业链。美国律师占人口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律师每年创造2万亿美元的GDP,也就是说美国10%的GDP是靠律师的嘴皮耍出来的。在纽约有无数的律师事务所,天天鼓动人们去打官司。很多高速公路工程就是被这些“诉棍”活活拖死。
1
共7条信息 |
1
共1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