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股市、期货行情?金融杠杆?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买卖等等?似乎整个世界经济是非理性“炒”出来的?充满着“危”与“机”?

发布日期:2020-07-01    浏览次数:6608

  

  “炒”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最开始,它只是一种烹饪方法。后来,人们用它来形容,为了扩大影响或制造轰动效应而反复地进行报道和宣传;利用价格的升降不断地买进卖出,以从中获利的一种手法。  

         自有市场以来,人类似乎一直在发明能“炒”的东西,炒股、炒房、炒期货……只要是有利润产生的地方就有投机客的身影。而无论炒什么,总有人赢得满盆,也总有人输得一败涂地。在此,《共绘网》就想问:如今整个世界经济似乎都是非理性“炒”出来的?您觉得这其中是否充满着“危”与“机”呢?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股市 期货 行情 金融 杠杆 大宗商品 房地产 买卖
赞同(4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喆祥2021-08-12

还是要强调一下: 1、凡是鼓吹炒房的,坏。 2、凡是鼓吹干死地产的,蠢。 再说几个观点吧,很难听,但很现实: 1、社会阶级只有2种,一种是统治阶级,一种是被统治阶级。 2.楼市调控的目的,是让你“居者有其屋”,而不是说人人都拥有产权。 3.房子的价格,不是由普通人的收入决定,而是由有钱人的收入决定。

(0)

阿众2021-06-24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提前走出疫情的阴影,让中国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因为“疫情经济”的特殊情况,在后疫情时代会产生副作用。最近的经济数据也对滞胀风险提出了警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PPI同比上涨9%,创了新高。而CPI同比仅上涨1.3%,相当“温和”。两者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这该如何理解呢?大众可能更关心CPI,因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日常生活直接相关,CPI那么低,好像是个不错的消息。 但是,宏观经济的角度看,PPI和CPI的严重背离绝非好事。上一次出现PPI远高于CPI的“剪刀差”,是在2016年供给侧改革去“过剩”产能,可以参考。 当然,这次出现PPI远高于CPI不是政策因素所致。这几个月来,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PPI不上涨才怪。但是,PPI涨出个“寂寞”,终端的消费市场根本不买账。夹在中间的企业,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在市场上游供给端堆积,形成了一个大堰塞湖。如果这一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大量企业可能会陷入经营困难。而且,这个剪刀差的梯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上游堆积的通胀压力就越大,“堰塞湖”决堤是什么后果? 这就是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雷区”——滞胀。当然,也不必过于悲观,办法总比困难多。最核心的一条,那就是保护企业。毕竟PPI快速上升的主要压力是由相关企业承担的。总之,通胀猛如虎,滞胀更可怕。出来混的都要还的,大规模货币放水的代价总是要付,无非是通胀压力迅速释放的洪水汹涌,还是通胀长期化的销魂蚀骨。这对各国企业、个人家庭和各国政府,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0)

老骥2021-06-16

谢长安:金融资本已经异化为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负面力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是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金融体系不断复杂化,金融部门如同经济体中的大动脉和发动机,决定资本和信用的流向。金融资本也早已具有控制生产、流通和贸易的能力,以致成为控制整个市场经济甚至国家的终极力量。同时,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往往可以利用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在发达的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集资活动,各类金融机构由此非理性地放大金融杠杆,信用风险不断积聚。此外,通过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较少的资产可以形成巨大的交易量,推动资产膨胀,进而创造大量的流动性,大量金融资本进入期货市场,又使得一些国际大宗商品具有了金融属性,导致国际市场上的一些重要资源价格的升降完全取决于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意志,影响了全球稳定。

(0)

翁金星2021-06-11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炒币大军”,马斯克画风一变。5月12日,他先是在推特上提出比特币的碳排放能耗太大,宣布将暂停使用比特币购买特斯拉,比特币价格瞬间高空跳水。 5月17日,他又发推文疑似暗示特斯拉可能卖出比特币,引发了比特币崩盘,最低价差点跌穿3万美元,抹去1月底以来全部收益。就在加密货币市场“尸横遍野、哀鸿一片”之时,马斯克又变了......

(0)

hftgfg2021-01-26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是一个“做事”的人,还是一个“谋局”的人? 对于一个做局的人来说,万物皆为我所用,万物皆不为我所有。每一件东西比如:房子、车子、股票、工资、企业、股权等等都只是它的工具,他们的目的不是彻底拥有他们,而是利用他们。 他们会通过更新、倒手、与赎回实现增值,然后推高自己的高度,从而可以运作更多资源。比如对电影来说,当你在看电影,别人却在赌票房。 我们必须看透一个趋势:未来社会的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归属,都有明确的价格,都可以用来买卖,包括人的时间,甚至人的情感:1: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归属,一切物有所属; 2: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价格,一起都明码标价;3:每一种东西都可以进行兑换,可以随时随地交易; 未来,一切价值都可被钱量化。资产可以量化,思维可以量化,生命可以量化,时间可以量化,甚至感情也可以量化,全都是明码标价的。 “劳动”能不能赚钱?当然能。但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做“交换”的人拿走了,所以劳动人民没有商人挣钱; 同样的逻辑,“交换”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做“整合”的拿走了,所以做实业没有做金融的挣钱。这就是做事和谋局的区别,维度不同,结果千差万别!

(0)

UIJTR2021-01-14

居民的杠杆率最近几年同样有所上升,但也不是特别高。居民借款有很多投入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波动,对金融体系会造成压力。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个特殊因素,就是首付率比较高,买第一套房首付要30-40%,买多套房的首付最高达70-80%。高首付率的好处在于,对抗市场波动的能力比较强。如果首付少,一旦市场波动,容易出现负资产,就是欠银行的钱超过房子的价值,这时借款人违约的概率就很高。首付率比较高,即便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波动,也不太会引起激烈震荡,短期风险比较可控。(作者:黄益平)

(0)

王宏广2021-01-13

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问题最大,现在已经到了GDP的160%左右,这在全世界都属于很高的。非金融企业还可以分为国企和民企两个部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民企去杠杆非常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一个理性的企业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暂时不要再投资、再扩张,如果有钱先把欠款还掉,以“现金为王”。问题是国企的杠杆率相对稳健,开始是上升,后来略微有下降。所以总体看来,民企和国企的杠杆率出现了分化,国企杠杆率相对较高,民企杠杆率已经下降了很多。这样的杠杆率分化可能是不幸的,因为无论是从利润率指标来看,还是从生产率指标,以及资金回报指标来看,民企的表现都比国企好,这个分化意味着好杠杆在下降,坏杠杆在上升。这个分化也有好处,就是不太可能因为信心崩溃而导致金融危机,因为国有企业还有政府信用支持。这并不是说高杠杆率不会有不良后果,不良后果就是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下降,前面提及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下降就是一个证据。如果趋势不转变,最后很可能上演日本失去的10年或者20年,即很多资本投入到经济中,产出端却毫无反应。当然,谁也不敢因此否则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验表明,金融危机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所以金融危机一定要严加防范。(作者:黄益平)

(0)
1 2 17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