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用手机、手器、智能身份证和个人健康码等代替人脸识别的功能,更能有效地保护个人的隐私?

发布日期:2021-01-09    浏览次数:5512

  

        人脸识别技术在手机中一直都有应用到,比如用来解锁屏幕,用微信、支付宝付款等,带来了很多便利。疫情期间,从公共卫生角度考虑,人脸识别更是一个减少人与人之间接触,保持社交距离的好方式。

  

        虽然人脸识别会带来极大便利,但同时引发的公民隐私权问题也备受关注,关于人脸识别在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也一次次的被大家所议论。因为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并被非法滥用将对消费者(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与危害。故《共绘网》建议:用手机、手器(智能传感器)、智能身份证和个人健康码等代替或全面取代人脸识别的功能,更能有效地保护个人的隐私?您说是不是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手机 手器 智能身份证 个人健康码 人脸识别 隐私
赞同(2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老汪2021-02-10

这才是当之无愧,堂堂正正的《共绘网》......现实生活中的缩影!

(0)

平淡安宁2021-02-02

人脸识别技术,爆出巨大丑闻。刚刚,清华大学的一条重大发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漏洞,“ 15分钟解锁19个陌生智能国产手机 ”的事件,惊呆了我们科技圈的小伙伴 。这起事件,如果用嘴简单的语言来形容就是:“ hello,你新买的手机不错呀,借我看看 ?”然后,对方拿着你的手机,啪的一下,进行人脸识别开锁。你的手机就自动打开了。所有功能、信息;任人宰割!!! 是不是超级不可思议???(热点解读)

(0)

YGHG2021-01-29

整治人脸识别,刻不容缓! 清华大学曝光的事件,以及北京日报曝光的人脸识别事件,都不是独例;你们看一看下面这个网友的留言:网友说:说个更可怕的,去年我在杭州一家商场里上厕所,洗手池边上挂着个黑色方盒子,我一站边上里面立马传出语音让我看这个盒子。我一愣神,下意识的就转过头去仔细看了会,好奇想看看这盒子是干啥的。结果里面吐出来一卷纸。我才明白是个啥人脸识别卷纸机。我的人脸数据就被这么一张厕纸给换去了。但凡,我事先知道有这么个事我也绝不会要这个纸啊。当时真的是火冒三丈无处控告。至今耿耿于怀。这简直就是无底线再比如餐厅! 最近有网友反映,海底捞现在满餐厅都是摄像头。。随便一数就是几十个,上百个。。如果只是为了防止客人“ 逃单 ”,“ 或者丢失物品 ”,那最多只需要3-5个摄像头就够了。有必要这样全场密密麻麻的装满摄像头吗?? 并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你去商场里、超市里、甚至去一些路边走路,你都会发现,很多地方都被人装了好多好多的“ 摄像头 ”!! 如果只是为了防偷窃?那也太牛刀小试了,一个小小的超市,餐厅其实根本不需要如此重多的“ 高科技 ”啊。。 众所周知,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我们国家倡导的“ 高新科技 ”,其实用途是非常非常广泛的。比如,刷脸坐高铁:比如刷脸支付:如果,人脸识别摄像头像上面的商家一样,人人都可以布置,到处去设置,去采集我们的人脸图片。睁眼的也采集,闭眼的瞬间也采集。那万一碰到坏人,黑客,不法分子;一旦被利用,那后果将不敢想象。。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真的!新华社都已经报道了:叛卖真人照片!《新华社》在2020年10月底的时候,就已经报道了这样的事件。当时我都还没在意。现在想想,我真的是“ 太天真 ”!!(热点解读)

(0)

孤灯毒酒2021-01-11

《共绘网》运用某些理论、模式、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

周啸天2021-01-11

中新社记者: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让我们觉得“未来已经到来”的例子。大家现在生活中普遍是“十步一刷脸,五步一扫码”,请问(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涉及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民法典有没有规定?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的权威专家孙宪忠:民法典有规定。民法典规定跟现在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是有密切关联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而信息化社会像一个“双刃剑”,一方面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个人信息被侵害的可能。这是以前没有遇见过的,两个问题都要考虑到。比如说“扫脸”。我看一个资料说,有些人去上厕所都要“扫脸”,这就很没有必要,这涉及到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问题。另外就是信息的不当使用,甚至出卖转卖等,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个人信息收集、掌管、使用环节,一定要加大保护。民法典对这些情况有仔细考虑。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民法典只是解决个人信息被侵害以后在法律上救济的问题,针对更多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是要等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未来我们还要建立大数据社会,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规定,利用个人信息需要消除个人特征,这样就不是个人信息,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0)
1 2 1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