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是要继承呢?还是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发布日期:2021-09-04    浏览次数:8343

  

        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前车之鉴,合理有效地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持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余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民富裕指日可待......对此,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主义 贫富差距 历史 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赞同(3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gtgwdw2021-09-06

每一个国家都想让民众能够实现共同富裕,但社会要发展又很难实现这样的愿景,所以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实现共同富裕,都还是存在着贫富差距,只是这个差距有大有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是存在着贫富差距,富的人吃一顿饭能豪掷千金,资产富可敌国,而穷的人却还需要接受国家的救济才能生存下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同样也是存在着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其实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大,因为当时大家的收入基本没有多大的差别,即使有一些人祖上流传下来巨额财富,但在当时也难以过上富人的生活,因为改革开放之前国内的物资有限,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手里有钱要是没有票根也买不到想要的商品。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收入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国内也从计划经济慢慢的向市场经济转变,一些胆子大,思想开放的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先富了起来,成为了有钱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开始慢慢地变大。现在的很多商业大佬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抓住了机遇才成为有钱人,比如潘石屹、许家印、王健林、马云、马化腾等人,以马云为例,根据胡润发布2020年中国百富榜的排名来看,马云以4000亿人民币的身价再次成为中国首富,4000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来源:背城一战1)

(0)

雨田2021-09-06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必经由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力更生的道路,一种是鸠占鹊巢的道路。前者在国外如苏联,在国内如新中国;后者在国外如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日本,在国内如袁世凯政府的“善后大借款”,段祺瑞政府的“西原借款”。关于后者,还有一种特殊形式,那就是靠掠夺、剥削和压迫本国、本地区的人民,获得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比如西欧的“圈地运动”,美国的“美洲大屠杀”。至于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所进行的全球掠夺、剥削和压迫,则不仅不能丝毫掩饰其“原罪”,反而只能加深其罪恶。因为,我们今天所讲的“共同富裕”,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划定,所以我们主要针对新中国来说。新中国的建立基础,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穷二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怎样才能百废俱兴?是像袁世凯、段祺瑞之流,向资本主义世界借款?这确实是最便捷的途径!然而,这会使新中国的经济受制于资本主义世界,会使新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傀儡!再说,我们才刚打倒“帝国主义”,又怎能立刻“迎圣回朝”?于是,此种路径,不能选择!是像“圈地运动”、“美洲大屠杀”般,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变为对本国、本地区的人民的敲骨吸髓?这确实是一种方法!晚清政府,国民政府,就曾将其作为“借款”之外的“多选之一”。然而,我们才刚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又怎能立刻“重蹈覆辙”?于是,此种路径,亦不能选择! 已打倒、推翻的,不能采取;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借鉴已有的“苏联经验”,靠全民族之力,来自力更生的完成,从一穷二白到百废俱兴的资金积累。这种资金积累,主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 就连毛主席也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 然而,这虽然是“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但其初心并不是为发展资本主义而服务,而是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服务的。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初心”,于是才会在建国后,虽然没有立刻没收资本主义企业,却仍然对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通过“利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来克服农民的惜售”,通过“依靠同农民的联盟,取得粮食和工业原料去制资产阶级”,这是毛主席为实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过渡而采取的策略。 虽说同时搞了“资产阶级联盟”、“农民联盟”这两个联盟,但一个是“利用”,一个是“依靠”,其立场如何?当不辩自明!也正是有这样的立场,毛主席才会说:“这两个联盟,同农民的联盟是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同资产阶级的联盟是暂时的,第二位的”。 因为是“暂时”的,当其不再必要和需要的时候,其便会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消散在风中!当然,毛主席不是无情的,他没有选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改造”的方式,且采取的是一种说服教育、自愿选择的“改造”方式。 毛主席为何会选择“改造”的方式?因为他相信:“如果新制度不能证明比旧制度大为有利,那新制度就不可取了。新制度所以应该采取,就是因为比旧制度有利得多,不是只对少数人有益处,而是对全国人民都有益处”;因为他相信:“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因为对“新制度”的坚信,于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期刚过的1953年12月,毛主席就亲自领导主持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的起草。也正是在这个《决议》中,“共同富裕”一词,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我党正规文献中出现。 其是这样说的:“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何为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说到底就是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谋共同富裕!也正是因为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下的必由之路。于是,就连“工商联”这样资本家聚集地,也在“改造”之后,于1955年,在他们的“告工商界书”中说道:“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 那个时候,不仅党、国家和人民,即使是资产阶级也懂得:共同富裕是和社会主义一体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且这种富裕不是劫贫济富,而是大家共同提高的共同富裕。那为何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却不懂得了呢?不懂没什么可担心的,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现在就去弄懂、弄通、弄透他就行。更何况我们又不是另起炉灶,重垦荒地,因为早就有前人弄懂、弄通、弄透过。我们只要沿着前人指明的方向,结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继续前行便可。——文:马怀中

(0)
1 2 3 2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