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房地产的涨跌,还是由市场去调节吧,重中之重是防止国有资产特别是银行信贷资本流失?

发布日期:2022-09-12    浏览次数:4332

  

         关于房价到底是涨还是降,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特别是近几年时间,想必大家都听到了很多关于房价下降的消息。我们知道,房产实际就是一种商品,政府如果不出台任何政策指引或者抑制措施,那么房地产市场将从最开始的原始状态,经历自然的高峰低谷。

  

         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就是政策干预太多,或者说根本不是市场经济,完全是政策经济。当前政策的核心应该是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核心就是价格机制。对此,有人认为,房地产的涨跌(走势),还是由市场去调节吧,政府不宜过多干预,除非大起大落时才出手,其重中之重是防止国有资产特别是银行信贷资本(金)流失(坏帐),单靠民间资金很难左右房地产升跌?因为关键因素是如何束缚和把控银行信贷资金这条巨龙。对此,您怎么看呢,请与我们说说吧!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相关热词搜索:房地产 市场 政府 国有资产 银行信贷 资本流失
赞同(32)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李馥华2023-06-09

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国有企业有信用贷,霞创新

(0)

席荣华2023-02-25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做好风险应对各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事关发展全局。要统筹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压实各方责任,及时加以处置,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推动分类转型。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稳步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1)

陈思涟2023-01-16

将按“房住不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内循环下要防止脱实向虚,就需要矫正现在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过高挤占居民消费的现象,大力建设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房,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降低市民的居住成本,增强其他消费能力。我认为10年以后的新建住房中,大体上50%是商品产权房、30%是商品租赁房、20%是政府保障房。(黄奇帆)

(1)

盛强2022-12-22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小生产的产物,同社会化的大生产是根本不相容的。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重温邓小平那篇让中国发生惊天巨变的讲话)

(1)

会心一笑2022-12-09

我感觉你要火了,这文破圈了,已经在投资群看见转发了[旺柴]。这个标题爱了!

(0)

冬日阳光2022-11-26

民间投资缘何减速?第一,在信贷总量稳定的背后,民营企业融资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加码下,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另一方面,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仍较艰难,房地产贷款、民营房企信用债融资表现较差。第二,前三季度出口保持高增速,PPI-CPI剪刀差收窄,在国内疫情反复、终端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下,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并未明显改善,抑制了民企的投资意愿。第三,需求收缩除了影响民企盈利能力外,还从多个渠道对民营企业造成了更明显的影响。一是,总需求收缩导致民营企业预期继续转弱,疫情冲击后民营中小企业预期没有恢复。二是,需求收缩后库存积压、应收账款拖欠,导致企业现金流更加紧张,加重了企业的“被动加杠杆”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信贷支持政策的效果。

(1)

山之魂2022-11-22

逻辑对,值得转发

(0)

仁爱星空2022-11-21

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之所以用这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调,是因为“信用”“杠杆”“风险”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企业本身要有信用,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的企业要有信用,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类企业也要有信用。 衡量企业的信用,要把握好五个维度。一是现金流。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如果资金链断了,企业崩盘破产,预期利润再高也没有用。所以,资本市场上考核企业信用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现金流。二是回报率。看重企业的成长预期,通过分析未来几年的利润、市盈率予以全面衡量。三是抵押担保。如果现金流、回报率无法衡量,但有担保公司或第三方企业愿意提供担保,银行也可放心贷款。四是企业高管。一个地方乃至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具备相当高含金量的个人信用,亦可为企业信用加分。五是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也应纳入信用评价体系。这些都是金融规律,必须严格遵循。现在常讲大数据分析,但如果分析的结果是不需要有现金流,不需要资本回报,不需要担保物,这种脱离金融本源的分析都是“假大空”的。金融衍生工具也一样,即便种类繁多,也都应该具备信用的基本特征,否则就会导致金融泡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不按规律办事。以商品房为代表的次贷产品出了问题,银行不是想办法在抵押物上做文章,把次贷变成正常贷款,而是把次贷卖到股票市场,变成了CDS(信用违约互换)债券,杠杆比高达1∶40。雷曼兄弟公司40亿美元购买了1 600亿美元CDS债券,如果涨10%,就赚160亿美元,但如果跌10%,就立即崩盘。总之,一切没有信用的金融都是假金融、伪金融。 其次,杠杆。信用是杠杆的基础,有信用才有透支,透支就会带来杠杆比。银行的存贷比,实质是一种杠杆比。如果一家银行有10亿元资本,可放贷100亿元,就是1∶10的杠杆。租赁公司有50亿元资本,可以搞500亿元租赁,就同样是1∶10的杠杆。搞期货一般是1∶20的杠杆,远期交易是1∶5的杠杆。股票市场搞融资融券,实质也是证券公司给予投资人一定比例的透支。总之,没有杠杆比,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不需要信用,也不存在金融。 最后,风险。没有杠杆比谈不上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则会产生金融风险,这是辩证的关系。一切金融创新,都是想方设法把杠杆比一级一级地放大。过高的杠杆比是一切坏账、一切风险、一切金融危机的来源,在企业层面表现为坏账,在行业系统层面是风险,延伸到国家乃至世界就成了金融危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杠杆”。真正的智慧,应是设计一个信用基础较好、风险较小的杠杆体系,这是金融的精髓。 信用、杠杆和风险这三个方面也是互动的。信用好,杠杆比不高,风险自然就会低。杠杆比高,信用则会降低,风险也就较高。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在运转,关键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尽管这些基本原理是金融课堂的常识,但必须当真经来念,不管是行长还是办事员,都要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因为一切金融风险都是背离了这些基本原理而产生的。 所以,把现有信用用足用好,有信用不好好发挥就是死心眼,但是有信用就把杠杆用得过了头造成风险,那也是疯子或者是愚蠢的人。金融管理的要义就是把自己这个企业的信用用足,但是用足就表现为杠杆的放大,在放大杠杆的时候又要把风险控制在底线里面,这就是一个高明的金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担负的基本责任。(黄奇帆)

(1)

大路朝天2022-11-09

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央地和部门间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消费者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中统筹谋划。严格规范金融产品销售管理,强化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大力整治虚假宣传、误导销售、霸王条款等问题。推动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投诉受理渠道。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全社会金融素养。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公平交易、信息安全等基本权利,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钱袋子”。(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 郭树清)

(1)

小磊2022-10-17

赞《共绘网》,具有真知灼见好教授!

(1)
1 2 3 23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