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资本主义国家有国企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私企和市场经济,只是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一致?

发布日期:2023-06-03    浏览次数:4398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从字面意思上看,主要区别在于“社会”和“资本”,一个以社会为主体和核心,一个以资本为主体和核心。这里“社会”指的事全体人民,“资本”指的是资本家。

  

         笼统的来说,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财富都归全体人民所有,最后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各有所用,各取所需,消灭阶级和贫富差距;而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者,自由竞争下财富财政)局变大......但无论如何资本主义国家有国企;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私企;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这个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只是各自所占的比重(轻重)大小(比例)不同而已,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一致。对此,您怎么看呢?如果您还有良知,是为公平、正义和共建美好世界而来,那就请你将《共绘网》转发出去,让更多人受益吧!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主义 国企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私企
赞同(3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顾一珂2024-10-24

展望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国经济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国内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需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在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下,我国经济才能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们需要摒弃对“看不见的手”的盲目崇拜,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政府的角色,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易白

(0)

阿峰2024-03-29

《经济学的三大问题》,生产关系(production relations)。 马克思经济学定义:人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分配形式、产品分配形式、合作形式和社会地位等。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属于核心概念。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人们为了生活就需要进行生产,在生产时产生生产关系; 2、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水平;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由于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变化发展,体现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5、生产关系一定要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6、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 7、人类的生产关系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将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8、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马克思所存在的时代,并未真正进入商业文明,因此他无法看到商业文明空前繁荣的景象,这是时代带给他的局限性。 但是他理解人的创造力所带来的的生产力变革乃是真正的飞跃,因此他主张要把人“解放”出来,“自由而全面发展”。然而整个社会之所以会产生创造力,一方面来自于人性的“解放”,另一方面来自于阶层流动所产生的巨大动因。可以说人性的解放是“弛”,而阶层的流动是“张”,不解放人性,不会有创造力;没有阶层流动,不会有约束力。因此他所主张的共产主义恰恰缺乏对人的约束力,导致人们进入一种消极生产状态。 广义:人们出于满足人类需求之目的而生产时的合作和组织形式。 人是一种思想指导行为的动物,这是理性人的定义;而更务实的对于人的定义是:人是由多层次需求支配行为的动物。由此我们可以做如下推论: 1、社会活动的唯一动因是人的需求; 2、人的需求会持续由最低层跃升至最高层; 3、需求跃升与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 4、需求跃升与需求满足的螺旋上升中蕴藏着人的创造力; 5、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因,人的创造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 6、对人的创造力产生约束的事物有二:1、物质基础;2、生产关系; 7、生产关系需要在物质基础一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解除对人的创造力的约束; 8、需求跃升必然产生阶层,因此阶层不可消灭; 9、阶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和组织形式,这种合作和组织形式是由需求形成的。 一个只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人会出卖自己的自由和自尊来换取生理和安全的暂时满足;而一个有尊重需求的人或许可以因为自尊而永远的消灭自己的生理需求——自杀。《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意思是说,一切都是各自的选择。莫少儒

(0)

老贾2024-02-21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模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尖锐对立,少数私人资本占有巨额社会财富,贫富差别和不平等不断扩大,个别垄断组织的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而整个社会生产则处于无政府状态。正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尖锐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必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和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正确途径。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主体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实现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则是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制度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实现有机统一,既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确保社会长期稳定。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何自力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1)

王茜果2023-11-23

2022年,美国GDP仍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世界25%,暂时是第二名中国的1.4倍。那么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头牌,美国的GDP构成和中国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美国的统计中,先把GDP按“私营”和“政府所有”分开,然后再将私营经济按行业详细分类。私营经济占总GDP的88.6%,政府所有(可以类比成我国的机关和国企)占11.4%。所以美国各行业占GDP的比例,要比下表中所列数据略多一些,因为还要加上政府所有的部分。但政府所有部分全部加在一起才占总GDP的11.4%,所以分到每个行业上的也很少,可暂时忽略不计。

(0)

枫桥.夜泊2023-11-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资源和要素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加速流动并参与国际市场体系和国际分工大循环,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2020年9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作用。202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2022年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国两会再次强调,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党和国家长期推进的任务,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统一大市场的理论内涵和若干特征 近些年国内关于统一大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一大市场的概念及测度方法与市场分割程度等方面。从概念上看,多数人能够取得共识,所谓统一大市场就是指经济循环在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全链条、全空间实现高效流通,资源从生产到消费、从供给到需求都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从现实中看,多数人认同除特殊情况外,国内已初步形成了大致统一的市场,不存在巨大的市场分割[1]。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认识不可能完全统一,但必须界定清晰。比如,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市场中统一与分割的理论和现实的区别;虚拟统一与实体统一(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差异;政府公共政策统一与市场基础制度统一(政策规定与市场规则)的不同;竞争性市场与垄断性市场的分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及垄断市场);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统一的不同标准(不同类型市场的统一);价格机制和制度机制(市场化机制和政府规制的区别)对统一市场的不同意义等。 相关研究对统一大市场的概念及特征有较为深入的讨论,而从实证的角度看,对全国统一大市场测度指标和方法的探讨存在着差异甚至争议。如有的观点更看重价格的作用,视价格趋同为市场统一或市场分割与否的前提条件,即认为存在价格趋同就存在统一市场,而不是严重的市场分割,反之则反是。如桂琦寒等利用九大商品公开价格指数差异的程度,测得并认定我国市场分割程度较为严重。另有观点强调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分化程度,认为如果不存在较大分化,则可以作为不存在市场分割的现实证据[2],反之则反是。如Young便是通过测算地区生产结构的非收敛趋势,认定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分割程度在加深[3]。还有观点强调区域间贸易量同市场分割呈负相关关系。如Poncet通过测算省际贸易流量指数,发现省际贸易量的上升幅度不及对外商品贸易量的幅度,由此认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大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进程[4]。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利用多种指标的交叉测算,发现市场分割派生出的一些问题。如吕越等在一些交叉领域通过几种方法进行测度,发现跨地区贸易成本居高并且国内行业分布趋同,市场主体为获得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更高经营利益,都以国际贸易替代国内贸易,从而被引导长期锁定在国外市场的低端价值链中,阻碍了国内市场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5],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实质上成为抑制国内统一大市场体系形成的障碍。 陈宗胜,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马锦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0)

春天都江堰2023-11-14

民间投资为何下滑?国企发展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如何?

(0)

丛健2023-10-16

反思之一: 全面深化,坚持整体改革之必要。 中国改革从一开始,采取了一种不是整体变革,而是在维持原有主体经济不做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在国有经济以外推进的增量改革战略。 这种做法能够较好地保持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的稳定增长,但也带来了双重体制并存、行政权力干预交易活动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 而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时,大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不同的理解。相当多的人把东亚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 因此,中国在世纪之交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系,就带有浓厚的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活动的重商主义色彩,重商主义社会乃是一个腐败的寻租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腐败行为必然出现在有寻租条件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 或者说是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 在这种情势下,坚持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大方向的人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 然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着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免自己的寻租和设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宏观调控”等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使自己能够攫取更多的财富。 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革在世纪之交有很大进展,但是当改革推进到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改制的最后阶段,改革进程就慢了下来,开始停顿不前。 在有的领域甚至出现了“再国有化”、“新国有化”等“国进民退”的“开倒车”行为。 除了国有部门的改革推进乏力之外,21世纪之初还出现了各级政府利用自己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大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利用工程立项、市场准入、资金投放等权力徇私舞弊。所有这些,都使能够接近权力的贪官污吏、“红顶商人”获得暴利。(吴敬琏)

(0)

JDFHTDR2023-08-17

经济的发展是包括技术在内的新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新的资源发现的函 数。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堵塞了财富增长的源头活水;而若不倡导民富,个人与企业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资金与财富,市场经济便无从发展,竞争也会缺乏动力;市场越是不兴旺,信息传播越是原始,组织结构本身越是难以得到调整。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一切已有的资源和创新的资源基本上都由政府所有并支配,导致个人与企业在发明创新技术、发现新资源、改进经营管理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倡导民富,则无疑可为这一切提供直接的刺激和可能性,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是更新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0)

彭杰2023-08-17

中国的“民富主导型”的现代化发韧自农村,其主要模式是不变更土地产权情况下的小农承包式经营。如果获得政府在投资、信贷、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扶植、具有不计薪酬的家内劳动力投入特征的自耕小农会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三个方面对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已为董振华所做的一项关于台湾地区和南韩制度的个案研究所证明,⑦也为十几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所证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为国有企业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提供了样板。十几年来大量兴起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业主(个体工商户)已成为促进“民富主导型”现代化的有生力童。须补充指出的是:以小城镇为依托,将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有机地加以连结与沟通的乡镇企业和其他民营经济的兴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民富,而且还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城市化问题找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办法。(作者李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0)

麒麟2023-08-14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19日发布。 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意见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在加强组织实施方面,意见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做好总结评估。(记者陈炜伟 严赋憬)

(1)
1 2 3 2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