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而亚欧非大陆桥经济走廊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黄河流域及其他内陆省份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带一路”战略的初衷便是实现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有实力实现多带多路,齐头并进......如果说亚欧非大陆桥是大型的“一带一路”,那拉丁美洲(南美洲)连线就是小型的“一带一路”,拉美国家具有丰沛的水能资源,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等,如果能实现互联互通,交融合作,不仅能让资源流动,更能破除当地殖民主义的思想,实现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对此,您赞同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中国和欧洲都是东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和杰出代表,几千年来相互促进、相映生辉。 中国和欧洲虽然远隔万里,但都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之内,生活息息相关。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正如硬币,只要存在的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愚者求异,智者求同。 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共享机遇,共迎挑战。 (撰文/张国政)
祝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秋节金风爽 万邦旌旗动长安 一带一路连环宇 硕果累累世稀罕 和平发展势浩荡 命运与共同担当 顺应各国奋起意 直掛云帆苍海闯
新时期推动中欧共建“一带一路”的展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讲到,“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这已经受到欢迎了,首先这一点大的方向我们要坚信。我们必须全面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总体上,“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对我们合作的国家来讲,确实有些国家能真正体会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愿意与我们一起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应该对这一点持有信心。我们认为,中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稳定中欧经贸关系。经贸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要确保贸易畅通。未来双方需要推动通过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签署。虽然双方由于人权、价值观问题,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被搁置起来,但欧盟的企业家还是比较关注的。我们还应该以CAI的签署作为突破口。同时,注重平衡贸易、市场对等问题。未来贸易方面更多要开辟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贸易数字化、贸易安全体系以及人才、技术、品牌等方面,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绿色是中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绿色方面欧盟在全球走在最前列,欧盟通过立法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规则与标准等方式推动绿色议题。中欧在四大伙伴(和平、增长、改革与文明)基础上又增加了“绿色伙伴”和“数字伙伴。这两个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第三,加强金融合作。金融是中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中欧良好的金融合作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联通以及绿色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未来中欧在拓宽金融高质量合作领域,推动全球货币市场多元稳定等方面还有合作空间。 第四,高质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短期内,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很难与我们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备忘录或者其他协议,直接让他们加入“一带一路”还有难度。第三方市场合作为这些国家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窗口,这方面也是有发展空间的,尤其是在非洲、东南亚、中亚这些地方有机遇。欧盟提出“全球门户计划”,我们不要把他的“全球门户”计划和我们的“一带一路”对立起来,总书记也强调,我们愿意在这些领域,包括和美国进行对接,和欧盟同样进行对接。 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中欧在过去十年当中“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果,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
10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谈及“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成效及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深化时表示: 十年来,商务部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精神,会同有关各方,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推动各国互利共赢,有力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合作量增质升。正如白皮书所指出的,2013年到2022年,我们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我们是110多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二是双向投资成果丰硕。2013年到2022年,我们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我们还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区,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资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到2022年,我们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有效改善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同时,我们实施了菌草等一系列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我们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作,今年前八个月,与共建国家新签的节能环保类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22%。此外,我们还持续打造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平台,成功举办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投洽会、消博会以及一系列区域性展会,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节选自国新办举行《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对外开放的国际循环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会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更宽领域的开放,更有力度的开放。这种开放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贸易政策将从过去几十年以出口导向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同样鼓励进口,让中国老百姓分享世界商品发展的成果。 第二,在投资政策上,我们将从过去着力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同样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平衡的状态。 第三,中国的开放区域将从沿海开放为主为先,沿海先开放5年、10年,然后再把开放政策转移到内陆地区转变为东西南北中,东中西同步开放。 第四,中国的开放将从原来比较多倾斜于工业制造、建筑业、商业、房地产等转变为宽领域、全方位、多渠道的开放,在金融、贸易、服务贸易、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开放。 第五,中国的开放将从过去比较重视要素和流量的开放,转变为制度和规则的开放。更注重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更多地参与WTO、各种FTA协议的讨论,参与世界开放规则的制定。 总之,内循环、双循环的体系是中国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使中国更高层次开放和更大力度发挥国内发展潜力,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黄奇帆(重庆市原市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寄托着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期待。中国将同各方一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未来前进方向,注入新的丰富内涵。人民日报
1
共8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