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反而遭受了贫困、社会动荡和经济金融危机等等。
我们知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象,其解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不平衡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长期增长,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寻求突破。而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从国内来讲,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国际来讲,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为了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回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处,发展中国家应当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政策(治理)调整。言下之意是发展中国家应正确把脉,找出病症(答卷):历史之问、贫困之问、道路之问、希望之问、未来之问,并精准施策,则前途似锦!对此,您认为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有人还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切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本文摘自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出版。
把握历史主动,就要厚植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是因为它不断吸收人类思想的精华,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变化而丰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起草《共产党宣言》时就明确表示,其中的论断绝不是封闭僵化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之后几十年,他们在为不同版本《共产党宣言》所作的多篇序言中,都依据形势发展的新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进一步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指导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者张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伊朗—中国工商会会长马吉德雷扎·哈里里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治理模式不仅令中国人民深感骄傲,也令世界倍感振奋。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能够有秩序地推进各大经济项目。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发展的清晰认知、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以及人民与党和政府之间的高度信任,共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经济现代化奇迹。这些因素是中国经济过去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成功的关键。中国经济的成功故事体现在多维度的国家发展层面,包括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白乐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