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应统一规范国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日期:2024-02-26    浏览次数:2298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使命。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塑造民族性格、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统一规范国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繁多,不同的学派、思想、观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应该注重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和发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如何从中华文化的原点,寻找重构中国文化的基点……目的是使所有地球公民,充分认识到《共绘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 经世致用 ” 之妙!因此,从长计议,《共绘网》认为,中国统一规范国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徐志摩曾经说过:“中国人躺在儒家挖的大坑里几千年爬不上来,读书根本就不是为学习知识,掌握真理和探索宇宙奥妙。读的好点的,参加科举,当个官,做做人上人;读的差的,混口饭吃仅此而已!人与人之间始终学不会平等的相处。所以,至今仍然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当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儒家思想尽管伟大,也不能脱离时代。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应该以批判性的、包容性的态度看待它,既肯定其优点和价值,也应该认识到其不足之处,不断吸取其精华,以推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毕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同时,通过加强国学的研究和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我们可以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例如:琴棋书画、汉服和仁、义、礼、致、信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对此,您赞同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国学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
赞同(2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赵智生2024-03-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命脉,割不断、丢不得。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在,深深地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从核心内容上来看,作为客观存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涵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智慧结晶,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唯有立足和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坚实的根基,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从现实功能上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文明是文化的结晶,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厚养分,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自强根基,培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根”。华促会礼博士发展委员会

(1)

龙文2024-03-07

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仁爱”“民本”“大同”“和合”理念,以其标识性、延续性、超越性塑造了中国的自信、包容、开放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内在支撑。当前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国家形象塑造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实现国家形象传播的传统文化表达,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由“他塑”到“自塑”,才能有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和文化助力。

(1)

湘哥谭2024-03-06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我理解,“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理论特色。

(0)

林有德2024-03-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我们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1)

jhjvtey2024-03-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的沃土。在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三种文化资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理论原则、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等发挥运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之“体”。

(0)

杨德林2024-03-05

青年文化是青年在生产劳作和社会行动中形成的价值“任责”(commitment)、精神气质、思想意识、制度规范以及对应的器物工具等。当前我国的青年文化呈现出一些共性。 首先是独立性。如“饭圈”文化给主流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凭借现代技术,当代青年群体已经越来越能够较好地联系在一起了,也越来越容易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青年文化。需要指出的是,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否认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其次是时代性。青年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他们的思想意识是动态发展的,因而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传播新的观念。由此,一些处在时代前沿的思想意识、制度规范以及器物工具(比如一些新的科技产品)等,会成为青年群体的主要关注对象。可以说,青年文化势必会呼应时代的特点和潮流,因而也就具有了时代潮流性。 再次是多中心性。当前,青年群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以及联结,越来越突破既往的局限性、边缘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性。当然,青年群体不止一个中心,而是依据他们所热衷或感兴趣的对象形成多个中心。因为热点和关注点的多元和流变,一些青年文化甚至可能偏离于常规逻辑之外,持续存在较长的时间。 最后是开放性。由于青年群体追求个性、热衷创新,所以青年文化是开放而丰富的。有些青年文化能够经受时代发展的检验,并随着青年群体的日益成熟而不断沉淀,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有些青年文化则是昙花一现,几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王水雄

(1)

杨镕骏2024-02-28

中国文化负载词在外国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词汇,为了准确传播中国文化,新创专用的外文词汇是非常必要的。这在理论、技术和法规上都没有问题,关键还是观念,中国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搞好这项工作。

(0)

香柏树2024-02-28

再认识中国文化,“中国”的概念。 中国是文化的概念,而非地域、种族、民族的概念。 《战国策·赵策》载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说的是中国由地域的概念变为文化的概念。 夷夏之辨——中国能礼仪则中国之,中国不能礼仪则夷狄之。夷狄能礼仪则中国之。 此处中国已跳出种族地域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自古对文化概念的解释种类繁多,至今尚无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故可从以下示例来体会何为文化: 中国自晚清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国人对自身的反思,先从物质层面(枪炮)进行改进;失败后又进行戊戌变法,从制度层面着手;进而推及到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宗教习俗、审美意识层面。 由此可见,一个文化必包含物质、制度层面以及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宗教习俗、审美意识等精神层面。对中国文化的剖析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语境。 要将中国文字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要就文字而看文字,要还原语境、背景。我们要知道文字后面的背景材料。 2.标点。 古代书籍并无标点,称之为章句。 而后人为书籍加注标点是为了方便阅读与理解,可标点的位置不同,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大意为:老百姓只可被驱使,而不可以让其知道为什么。 如使其标点发生变化,变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大意为: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不可者,也使其知之。 故从中国书籍中汲取中国文化还应注意标点的问题。 3.注疏。 即古人对中国文献有注疏式的解释,可帮助对原文的了解。 如:仁者寿。 我们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看古人对这句话中文字的注疏。 寿:死而不亡者寿。(老子) 如不对“亡”字有一注疏,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较为困难。 亡:亡者忘也,其道犹存。(王弼) 通过这个注疏我们可对“死而不亡者寿”有一了解,即躯体以死而其道不可忘的人称之为寿。 那反过来我们可以知道“仁者寿”中的寿字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中活的时间长,而是指道存。 4.批判的误区。 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区分。 理论批判:对理论本身的批判。 政治批判:对理论产生的社会影响批判。 一个理论必有充分的论据支撑,该论据可能有几点。 而一个理论要产生影响必然要通过一个媒介而形成社会影响,则该媒介在传播其理论时就会依其功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论据。其选择的不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用政治批判代替理论批判。 如: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 对其产生社会影响的批判,戴震批其为“以理杀人”,从而引发鲁迅对儒家传统的全面批判。 而就其理论本身来说并无矛盾。 儒家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即是天理。求美味者,人欲也。 说的是: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男女谈婚论嫁,传宗接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之,喝水即可解渴,非要追求水本身的价值,吃饭便能充饥,而追求饭食的美味与否,这便是人欲。 所以我们说其理论本身如无矛盾的话,不能用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批判代替对其理论本身的批判。王守常

(0)

华纳百川2024-02-28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赓续传承下来的现代形态的文明,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转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一种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思想,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民族文化精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应从三个维度把握其定位和走向。 首先,在“两个结合”中把握中华文明的思想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或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实现的。一方面,“两个结合”规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定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必然要求的精神体现。另一方面,“两个结合”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魂脉和根脉的内在关联及其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时代化以来,就已经融入中国文化发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马克思主义作为被中国人民自觉接受的科学理论,成为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这两条“脉”的辩证统一制约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其次,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定位和历史走向。“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里面最基本的关系。传统既是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资源,也包含有一些消极的因素。传统文明如何向现代文明转换,如何在现代化中选择性地保留、保护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催生新的文化因素,是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差别乃至某些方面的对立,但是二者之间绝非断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沿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线索,秉持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在现代化实践的驱使下朝着现代文明转化。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0)
1 2 1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