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新质生产力+新质政治 + 新质教育+新质国学+新质辩证法=提升中国软硬实力

发布日期:2024-09-07    浏览次数:1273

  

        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正以一系列“新质”要素为引领,不断探索和实践着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而新质生产力( 经济 )、新质政治( 治理 )、新质教育( 哲学 )、新质国学( 文化 )以及新质辩证法( 逻辑学 )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具象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首先、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中国正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传统产业插上了“智能翅膀”,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力与硬实力的质的飞跃。其次、新质生产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质政治治理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变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和国家治理模式的改变。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国家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能够通过数据化、智能化、电子化来实现更为精准的政府政策目标和多元的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再次、新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国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从次、徐志摩曾经说过:“中国人躺在儒家挖的大坑里几千年爬不上来,读书根本就不是为学习知识,掌握真理和探索宇宙奥妙。“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应该以批判性的、包容性的态度看待它,既肯定其优点和价值,也应该认识到其不足之处,不断吸取其精华,以推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新质国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如何从中华文化的原点,寻找重构中国文化的基点……目的是使所有地球公民,充分认识到《共绘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 经世致用 ” 之妙!最后、新质辩证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结果,旨在着力培养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软实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新质生产力、新质政治、新质教育、新质国学以及新质辩证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前进。

  

         总而言之,在新质要素的引领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目的是守正创新,精心打造 “ 经世致用 ” 的软硬实力。对此,您赞同吗 ?生命赋予了我们光阴,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易逝的韶华于平庸中挥霍?生命赋予了我们理想,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颗年轻气盛的心于消沉中陨落?生命赋予了我们力量,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一腔热血的斗志于怯懦中消磨?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大家积极发声、呐喊!

相关热词搜索:新质生产力 教育 国学 辩证法 综合国力
赞同(3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曙光2025-01-30

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我国建设教育强国主要有四方面经验。(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首要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党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了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建构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与组织保障。(二)始终坚持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党中央立足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适应其发展特点的一揽子政策,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在国家、区域和专项规划的蓝图指引下推进,使教育改革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相契合、同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例如,每一阶段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即将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以及配套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条例,均是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方向、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原则和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了国家规划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系统的制度保障。(三)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尊师重教传统美德,有对“天地君亲师”的崇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坚持把教育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党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对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2012—2022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王成龙 高 政。作者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1)

闻法则喜2025-01-27

回归教育本质的呼唤。 老师教学生,就像羊倌牧羊一样,要把羊领到水草茂盛的地方,让羊自己吃草,而不是拿草喂给羊吃。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改革,而不是表面上的形式主义。我们需要的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回归童年,让学习回归纯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归隐山

(0)

吴家坤2025-01-06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关乎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关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幸福。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放大自己的财富梦想,成就非凡人生。只要我们敢于追梦,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就一定能够抓住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梦想。然而,实现中国梦并非一蹴而就。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才更加坚定了我们追梦的决心和信念。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共同创业、共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敢于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学习知识网

(1)

柳下惠2024-12-02

鲁迅: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0)

cghrthre2024-10-14

我们的现代化转型,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1840年中西第一次大规模碰撞,中国方走上了现代化转型的道路;民国时代,既要应付外族入侵,又要实现民族国家建设,40多年的历史,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后,使得经济迅速起飞,至今也不过40多年。满打满算,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不过200年。所以无论是《中华文化史》还是《现代化新论》《中国文化的展望》中,三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鼓励我们,中国文化的转型必然漫长、艰辛,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我们要迎难而上,在正确的道路上长期坚持,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生气和绝望。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现代化,是我们的必走之路;而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点与核心。但不幸的是,对文化现代化的认知,还很不够。 先知书店

(0)

周乐鸣2024-10-11

对!硬件是躯体,软件是大脑:大楼林立,不如人才扎堆。 首先建立科学大厦与文化大厦,有我们自己的独立系统!

(1)

佼佼2024-10-11

这些年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技术的革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高端前沿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包含了人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以及数据、知识等新型要素的共同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0)

唐韩2024-09-25

开车找司机,确能其事者用之。儒道同源,儒道同辉,百家荟萃。是正本清源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典!经典的核心是《共绘网》的文本!

(0)

ytgmjfd2024-09-24

老师解读文化知识的深度太透彻!受益匪浅啊……[强][强][爱心][爱心][玫瑰][玫瑰]

(0)

星听暮语2024-09-17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促进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其实现“新质化”。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三个层次,相当于龙头、龙身和龙尾。先导产业是龙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创新药与生命健康等;支柱产业是龙身,包括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与建筑业等;基础产业是龙尾,包括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选择新赛道,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判断

(1)
1 2 1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