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确实存在文化底蕴相对薄弱且文明中断多年的情况。比如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虽曾辉煌一时,但历经诸多变故,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其文化传承在漫长岁月里遭遇诸多波折,如今更多是以碎片化、经过重新解读的形式存在......总之,美西方本身就无多少文化底蕴且文明中断多年,故无所谓。
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却全然不同。它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曾断绝,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古老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汉字,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从传统节日的代代相传到民间技艺的传承发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构筑起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大厦。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中断的危险。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年轻一代更多地沉浸在新兴的娱乐方式和外来文化之中。一些传统技艺因后继无人而濒临失传,部分古老的节日习俗也在逐渐被淡化。
若不大力传承与弘扬,我们可能会失去这无比珍贵的精神瑰宝。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育普及、文化创新、建立传承机制等多种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这千年的文明之火永不熄灭,继续照亮华夏民族前行的道路。让我们高举文化自信的旗帜,自信满满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我,传承瑰宝。您认为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中国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处于困境和危机时,给予革命者以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撑。一个真正爱护中华文化的人,应该珍惜我们得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一个真正爱国主义者必然从内心深处珍爱和礼敬自己的民族文化。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扩张在文化上的表现,最突出的是鼓吹“西方中心”论;而与民族文化危机相伴随的是一些人失去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抱有殖民地文化心态。当代中国已是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已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国。我们重树文化自信,应以平视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作者陈先达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要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传输出去。
“伟大的思想来自民间”。在社会剧烈转型、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这一现象犹为突出。从新文化运动到80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的民间思想文化力量,多次成为引领时代、改造社会、塑造新观念的主要推手。在今天,当中国需要重铸我们民族的主流精神价值之际,来自民间的思想创造力,仍然会是开辟未来的极其重要的力量。对此,思想文化界应有足够的自觉。当笔者目睹“共绘网人”时,不由得想到,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精神,正是这样一些来自民间的有识之士所开创、所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