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经济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工业次之,雄踞世界几千年,未来 “ 实业救国 ” 仍是至理名言?

发布日期:2025-03-23    浏览次数:137

  

        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确以农耕文明为主导,工业处于次要地位,且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长期领先于世界。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工业文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因工业落后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让人们认识到实业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然而,时代发展至今,“ 实业救国 ” 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才是真正撑起一个国家经济的脊梁?在这个数字化、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似乎忽视了最传统也最实在的力量——实体经济。说到实体经济,你可能会想到满世界飞的“中国制造”,从小小的螺丝钉到高大上的高铁,这些都是实体经济的功臣。那么,实体经济到底有多重要?它是不是我们国家强大的秘诀所在?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如何,关键看它的实体经济。其次,实体经济,就是那些真金白银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产业,比如制造业、农业和建筑业等。这些产业不仅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还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饭碗。而且,实体经济还是创新的摇篮。再次,现在的高科技,比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这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只有将这些技术真正应用到生产一线,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带动整个经济体的升级换代。说到底,实体经济还是大众就业的保障。从工人到工程师,从设计师到运输司机,这些岗位大多数都是由实体经济提供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实体经济的每一点振兴,都可能意味着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家庭的生计改善。不过,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处理好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如何在新的全球产业链中定位自己,这些问题都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和明智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是一个国家力量的积累和展现。实体经济的每一步前进,都是中国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实步伐。如今,中国实体经济的航船已经扬帆起航,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充满希望。

  

         总而言之,实业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当今,发展实业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就业、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但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仅仅依靠实业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实业升级和发展的关键动力,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文化则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此外,金融、贸易、服务等领域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也至关重要。如果说未来中国要崛起成为世界强国,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在新时代,应在重视实业的基础上,实现多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您觉得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鸦片战争 中国 农耕 工业 世界 实业救国
赞同(1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丙辰2025-03-25

以需求为牵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渗透性极强的颠覆性技术,对实体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需求为牵引,坚持创新驱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一个包括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的全链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助推千行百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拓展人工智能在移动通信、智能驾驶、辅助医疗、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的落地应用,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活跃创新、包容多元、健康完善的产业生态。

(0)

雲龍2025-03-24

政策驱动:顶层设计与产业落地的协同推进。产业链构建:打造从零部件到应用场景的闭环。进技术攻坚:人工智能与硬件技术的协同进化。

(0)

陶家池2025-03-24

三年到五年后,线上的“虚拟经济”和线下的“实体经济”也是交相辉映的,它们形成了经济主体。 实体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人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才有互动的价值。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