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于是,小产权房“转正”的风声随之充斥网络。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权利界定论,小产权房的“小”主要是房屋下面的那块地小,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农民财产权的实现。二是法律界定论,小产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商品房市场、耕地保护、社会秩序带来重大影响。小产权房是城镇居民被高房价产生的“挤出”效应驱赶的结果,它主要建造在周边农村地区,存在公共设施落后,交通成本畸高等问题,潜藏着房屋质量、物业管理、违规拆迁等风险。那么,小产权房何去何从呢?房价高涨的今日,你有考虑购买小产权房吗?
相关链接: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房”,又叫“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乡政府发证的所谓小产权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2012年2月,国土部发言人表示2012年试点清理小产权房。对于目前充斥市场的“转正”猜想带来的短期“小产权热”,能否真正“转正”,各地肯定要遵循国家立法和相关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2013年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正确地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措施,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