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社会

这是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也是垃圾信息、书籍和假冒伪劣商品遍布的社会,当你掏钱消费时,拈量过值吗?

发布日期:2024-12-14    浏览次数:1498

  

        朋友,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社会,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信息、商品和服务在向我们涌来。其中,既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与物质,也不乏垃圾信息、垃圾书籍、垃圾课程(培训)以及假冒伪劣商品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每一次消费都仿佛是一场冒险,需要我们谨慎地权衡与选择。

  

        比如当你准备掏钱购买某样商品或服务时,是否曾经停下来,仔细思考过它是否真的值得你付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我们很容易被华丽的包装和诱人的广告所迷惑,从而忽略了商品的本质和价值。同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容易被各种看似高大上的学习课程和培训所吸引,却忘记了去检验它们是否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和提升......因此,在掏钱消费之前,我们需要学会拈量。这不仅仅是对价格的考虑,更是对商品或服务的品质、价值以及我们自身需求的深入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垃圾资讯和假冒伪劣商品所欺骗,真正找到那些能够为我们带来实际利益和成长的内容。

  

         总而言之,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轻易被诱惑所左右。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我们才能在消费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会明智消费,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负责。对此,您怎么看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 垃圾信息 书籍 假冒伪劣商品
赞同(5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陶家池2025-03-24

DeepSeek“网课热”背后:消费者是如何被步步“收割”的?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近期市场上出现大批炒作DeepSeek概念的网络课程,更有卖课机构推出利用DeepSeek“搞钱”的“生财之课”。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井喷式”的DeepSeek网课背后,存在一些利用技术焦虑“围剿”消费者的陷阱。 低价课靠复制粘贴高价课靠话术“注水”。 随着DeepSeek的爆火,炒作DeepSeek概念、打着AI大旗的网络课程也成了“香饽饽”,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波“卖课潮”。 “1000个DeepSeek神级提示词”“万字长文教会DeepSeek”“DeepSeek15天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在网络平台上,与DeepSeek使用相关的课程大量涌现,售价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然而,这些“包装”精美的课程,不少只是拼凑公开资料,利用消费者的“信息差”牟利。 记者购买了一份“DeepSeek高效使用技巧”的课程,接收的资料中主要内容包含下载软件、注册账号等基础操作,而所谓的技巧大全则是在官方网站上即可免费查询的提示词样例。而在另一份“开发DeepSeek百分百潜能”的课程中,课程标题说的是DeepSeek,内容却是另一个人工智能模型的指令技巧。 除了主要依靠“复制粘贴”的低价课程以外,鼓吹利用DeepSeek迅速积累财富的高价培训课程也进一步“围剿”消费者。DeepSeek投资炒股、DeepSeek自媒体变现、DeepSeek电商运营……卖课时套上国产AI大模型的“万能公式”,便能吸引更多流量,利用噱头挣足“学费”。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门标价1999元的DeepSeek相关课程已售出114件,累计销售额超22万元。而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一个涉DeepSeek的付费社群曾登顶平台畅销周榜,付费用户超过8000人。 一些号称能迅速“搞钱”的投机课程被消费者指出“货不对板”,涉嫌虚假宣传。 在一个售卖DeepSeek短视频速成班的直播间内,不少消费者投诉“都是骗人的,我买了什么用都没有”“没用的,不会带来变现”,还有消费者指出讲师只是“一直照着电脑的话术讲”。而另一个售出超千份的DeepSeek直播特训营课程,有消费者反映“每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说没用的东西”。 对于各类利用DeepSeek牟利的投机行为,DeepSeek官方在2月6日发布声明称,DeepSeek官方网页端与官方正版App内不包含任何广告和付费项目;此外,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来源 | 新华社

(0)

陈峰果2025-03-19

给“文化体力”续航,还需突破消费主义陷阱。“符号消费”正在文化领域应验:购买书籍不等于阅读,收藏艺术品不等于审美。真正的文化滋养发生在放下手机的音乐厅座椅上,在批注密布的书页褶皱里,在画作前颤抖的瞳孔中。数字时代应该成为文明传承的新载体,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这些创新证明科技与人文可以共生。关键在于参观者和使用者能否保持主体性,让技术成为拓展文化体验的翅膀而非束缚心灵的锁链。 当“文化体力”充值成功,人们将解锁“高配版”人生:看展不再忙着找角度自拍;静下心深度阅读而不被“弹窗”干扰;听到古典音乐专辑会条件反射想起艺术流派……让我们把“电子榨菜”升级成“文化满汉全席”,一起锻炼“精神肌肉”,来一场重获精神主权的新时代“朋克养生”。 (作者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0)

ngyibuth2025-03-17

赞,人的面前永远有上不完的当,你付出了代价,认清了前方的陷井,发誓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如果陷井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你面前,你还是会掉下去。

(0)

万山2025-03-10

北京住的贵,吃的也贵,但是故宫门票真便宜。 东南亚便宜的地方也很好找,主打性价比,同样价位酒店比国内的设施和服务更好,旅游景点宰客现象比国内少,景点几乎不收门票或收很少门票。海南和东南亚都去过不止一次,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东南亚感受更好。

(0)

高鹏程2025-03-07

太感性过不了柴米油盐,太理性过不了风花雪月。感性与理性,需适度调和。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想多了就是柴米油盐,想开了就是风花雪月。

(0)

瑞祥和2025-03-06

价格发现是金融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资产的价格,反映出供求关系和市场预期。金融市场上的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其价格由投资者根据经济数据、企业财报、宏观政策等信息来评估和交易形成。这个过程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依据,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信号。例如,股票价格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债券利率反映了投资者对通胀和信用风险的看法。价格发现机制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效的定价过程使得资金能够快速流向预期回报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由于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投资者预期半导体公司能提供更高的回报,纷纷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股价上涨,高股价让这些公司能够通过发行新股融到更多资金用于扩张经营。价格发现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也为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透明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通才讲堂

(1)

呼啦啦队2025-03-05

幸福人生, 少花钱办实事。不要傻大粗蠢土豪!

(0)

剑琴心2025-03-05

第三个矛盾:物价太高与收入太低之间的矛盾。这次五一,传统的以宰客闻名的地方相对来说冷清多了,因为老百姓不是傻子,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一个城市的口碑好赖,一条短视频就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别想混日子。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没钱,而那些坏地方价格太贵。都说五一十一春节成群结队甚至在沙漠里都堵骆驼的这些游客是“旅游特种兵”,大家仿佛就是故意扎堆儿渡劫,其实不是,还是钱包不够鼓,有人说同样美丽的东南亚国家比海南便宜多了,这不是真相,其实还是海南便宜,或者说你在海南能找到便宜的地方,而人家东南亚出名的地方普遍贵一些,便宜的地方你不好找,所以对比下来还是觉得海南有亲和力。(不过据说今年春节去三亚的人变少了,终于……)更别提其他地方了,淄博这么好,最根本还是东西货真价实,价格低嘛,大家就爱去。还有一些像淄博一样美好的地方,也都有这个共同点,价格低。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北京。你没看错啊,北京就是便宜,作为首都,作为我生活了二十来年的城市,我深深地体会到北京在旅游这个层面上,确实是便宜的,景点的东西当然贵,这在任何地方都一样,但北京很大,只要你从景点往外走个几百米,就有便宜的地方,包括了吃、穿、住、用、行。你又不是来买房子,小旅馆多的是,很便宜的。吃的更不用说,在小县城二十块一碗的面,北京可能只要十五块。行就更别说啦,一张十块的地铁票,相当于你从省会坐到村东头。听上去不可思议,其实本质上还是大家钱包不够鼓。都说这次五一,都是有钱人出去旅游,其实真相可能恰恰相反,真正的有钱人才不会扎堆儿去人挤人呐,倒是钱不够还想抓紧时间看看大好河山的穷人,撑起了这支“特种兵”部队。以上三大矛盾,是本作观察到的旅游节假日暴露出来的当前基本社会矛盾。当然了,也可能不只是节假日暴露出来的,而是长久形成的,但解决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能,总体而言虽有难度,但也有路径,您别看我,您看淄博和许昌吧。阿亮评论

(0)

丁晓东2025-03-05

医疗应该算一个吧,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看开点吧

(0)

智然2025-03-05

今年发现个新问题,即有个别地方的个别导游一上车就苦穷,一进购物场就拉脸!但愿明年以以后会好点。其实,真正旅游的主体是中老年人,舍不得花是传统,再说有些东西买与不买主体有个考量,但“苦穷”与“拉脸”就不值当了。说到这里,有个担忧,即这一主休都明白过来了,旅市咋办?该想问题的是该好好想想,你们的出路在哪儿呢?

(0)
1 2 3 4 35条信息

夏友2025-01-07

谢谢大家好,我是一个平民,不行啊我是分化率很低,人家不要来打我,我的脾气骗我就好了,我就高兴了。我会评论大家的,大家在我心里都是好的人多,坏的人还是很少很少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