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成为中国当下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在政治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长期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题,“终身制”成了干部任用的潜规则,“只上不下”使得按才受托、赏罚分明成为痴人说梦的笑谈。
受官本位的影响,买官卖官大行其道,投机钻营屡见不鲜,还有借官敛财,结党营私之辈。在多数人眼里,官是越大越好,所以都不断努力往上爬,甚至不择手段。其中,有不能胜任的,有滥竽充数的,也有力不从心的。但其实辞官与卸任,提拔与升职本都应该是干部任用的常态,官员既要能上能下,也要想下就下,衡量一个人的作用不在官职的大小,而在对社会,对人民贡献的多少。所以,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应该成为新常态,你同意吗?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有能力的编外转正,把无能力过日子里的编内人员精简掉,只有这样,以后编内人员才能有所收敛。不然,拖拉混吃的编内人,习惯我行我素。精简不要论资排辈,更不能看靠山背景,要能者上无能者下下,本着不养闲人的原则。
新官理旧账,才是正确的政绩观。新上任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接过权力,也要接下问题,以不怕难、不怕乱的态度去迎接任务、解决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怀有“新官不理旧账”的心态,有的对前任工作思路、各项规划一味否定“兜底翻”,另起炉灶搞一套;有的认为遗留问题多为“烫手的山芋”,历史旧账都是烂账、糊涂账,与己无关,不愿收拾烂摊子。 不认旧账,就是不担当不作为。新官要主动认领这些“旧账”,正常的账要清,失误的账要纠,不完善的账要补,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账要分文不差地还。要有继承“旧账”的担当。“接位”更要“接力”,无条件接受单位、组织的债权债务,及时进行清算审计,不怕拖累和麻烦,更不能因前任提拔为上级领导,就不敢较真碰硬。 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境界和担当,考虑经济发展和政策落实的连续性,继承过去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不能盲目“否定”、任意“洗牌”。 要有偿还“老账”的方法。要处理好“陈年老账”,光有担当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丰富自身的经验阅历,把老账圆满了结。 要把问题当作一个“好东西”,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审视、总结问题,把准症结,正确处理“旧账”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循环往复中推动工作。 要有不欠“新账”的作为。解决了“老账”,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欠下“新账”。要提升决策部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患上政绩“狂躁症”,盲目增加群众负担,透支发展后劲。 要当敢于认账的领导,还账不赖账,交账不欠账,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对你“买账”。(李小三,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