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家庭素质教育80年变化史

发布日期:2016-07-19    浏览次数:18521

  

         第一阶段(1950-1970年):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文化。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常年学习与季节性学习、农民的生产互助组织与文娱组织相结合等各种形式。从1950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小学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

  
        第二阶段(1971-1990年):普及初中、高中文化,恢复高考,扩大招生。
        经历了长达十年灾难般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后,1976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1986年国家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写进教育法中,普及初中文化得到了切实实行。

  
       第三阶段(1991-2030年):普及大中专生,放开招生及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
       在1992年到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经济方面,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国家开始实行软着陆。基于来自经济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到现在,本科生已经不再稀奇,连研究生也是遍地抓。
        人才是国家发展和创新的源泉,可以相信未来到2030年,首先保证全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并且放开高校招生,取消高考,保证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您认为呢?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网民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中国和世界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教育 素质
赞同(60)  |  中立(0)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從頭再來2022-09-05

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能相伴到老。希望每个人都能邂逅相伴到老的那个人

(1)

乐梅2022-01-26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规范不良家庭教育行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家校协同教育……根据该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1)

范书安2021-11-21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 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不减父母的责任。 双减以后,孩子之间会拉开更大差距,未来教育也会为社会分层。 家长真的要成长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 ?父母的责任不能减。 育儿,挣再多的钱,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的投入。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这对父母是极大的考验,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父母的教育要全面。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等。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0)

湖渔湖虾2021-08-16

每一个人身上, 都有家庭的精神足迹 好家风, 可以托举起一个天资平常的孩子。 坏家风, 也可以毁掉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 家风对孩子的影响,至深至远。 而且 它影响的不是一个孩子, 而是整个家族的一代又一代孩子 为人父母,无法决定给孩子什么样的基因,但可以努力给他好的家庭影响,让他成为有格局,有理想,有温度,有学识的人 让他人格完善, 受人尊敬,活出精彩的一生 。周末愉快。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