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1950-1970年):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文化。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常年学习与季节性学习、农民的生产互助组织与文娱组织相结合等各种形式。从1950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小学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规范不良家庭教育行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家校协同教育……根据该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 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不减父母的责任。 双减以后,孩子之间会拉开更大差距,未来教育也会为社会分层。 家长真的要成长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 ?父母的责任不能减。 育儿,挣再多的钱,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的投入。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这对父母是极大的考验,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父母的教育要全面。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等。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每一个人身上, 都有家庭的精神足迹 好家风, 可以托举起一个天资平常的孩子。 坏家风, 也可以毁掉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 家风对孩子的影响,至深至远。 而且 它影响的不是一个孩子, 而是整个家族的一代又一代孩子 为人父母,无法决定给孩子什么样的基因,但可以努力给他好的家庭影响,让他成为有格局,有理想,有温度,有学识的人 让他人格完善, 受人尊敬,活出精彩的一生 。周末愉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