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一直以来,大部分国家都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统一大市场,以此来拉动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至今此大市场还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便是各国的开放程度依旧参差不齐,远远不够,您说是不是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建立中国统一大市场,是摆脱内卷、脱离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黄奇帆认为,关于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我们具备先天优势,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由此,对症下药。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就能形成统一大市场。 中国虽然已经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全的、超大规模的单一市场,但也存在市场分割的问题。 该如何解决市场分割的问题,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主要就是三招。 1.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果说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在要素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统一大市场则是从市场主体所处的营商环境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历了一个发展发育的过程。 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四梁八柱”已经竖了起来,但市场经济体制还须进一步完善。 更何况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笔者的理解是: 有为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场,像中国这样的超大市场、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发挥政府在提供基础性制度、基础性市场设施、要素资源市场化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以市场制度的有效供给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中国这一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活力完全释放出来。 2.要促进区域良性竞争、协调发展,对区域竞争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的矫正。 实施这种矫正从目前看已经具备了技术条件,也是顺势而为。 从技术看,近年来,各地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接口,让市场主体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制度供给。 从趋势看,随着中国市场的发育,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过去围绕低端产业的同质竞争,向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深度分工的差异化竞争转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全面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比较优势正在深刻调整。 过去,昆明的鲜花只能在本地消纳,需要人们到昆明去赏花。现在得益于冷链技术的进步、航空运输的便捷和电商平台的加持,昆明的鲜花隔日,甚至当日就能被送到上海、北京、深圳的家庭。 这是因技术扩散(比如深圳的冷链技术)、商业模式创新(杭州的电商平台)带来的市场覆盖范围扩大(把昆明的鲜花配送范围由本地扩展到全国)的典型案例。这样的事情,若没有统一的大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让欠发达地区获得了新的比较优势。换言之,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要让更多这样的、在过去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3.以开放倒逼改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方面源于加快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需要,是以国内大循环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来牵引国际大循环,进而满足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可持续增长的需要。 RCEP即将正式生效,未来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大幅放宽,非关税壁垒大幅减少。中国还申请加入CPTPP。 随着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中国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将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大市场,进而更好地参与国际大循环、国际竞争,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的“引力场”。只要把这三方面的措施落实到位,相信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成效。来源:笔记侠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条件。 针对我国过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市场经济改革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建设真正统一的大市场框架,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提升微观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今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主要条件逐步形成并完善,才能进一步建立进而实现统一的市场目标。具体地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创造如下条件。 (一)转变政府职能并强化公平监管,营造价格发现机制的统一市场。 统一大市场建设首先要注重发挥市场基本功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即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功能和政府监管协调的功能更好地结合,消除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不平等竞争条件,建立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体系,进而推进资源要素多维度整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政府是转变自身职能的主动方,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内容政府应当全部取消干预,规范实现对全部市场主体的公正监管。同时,在转变职能过程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和保障公平市场环境为目标,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意识,主动为市场和产业及企业排忧解难。政府要在探索合理的政企边界的基础上,强化市场基础制度的功能,推进与市场边界划分的制度化。在政府职能有效转变的前提下,统一市场规则,使市场资源充分竞争,为价值发现、价格形成,全部市场建立统一价格体系创造条件,即为市场决定各种要素按市场价格配置创造条件。 (二)推进法治建设与反垄断治理,形成规则制度规范的市场。 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市场运行情况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市场相关方面的法治化建设。政府要依据服务市场的理念,建立相关的产业竞争规则即进出产业领域的制度,促使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公平参与竞争;在对企业和整个产业服务的过程中,落实科学监管和保持适当监管距离的准则。政府重点监管的是市场调节失灵的产业和行业的市场准入,如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等。总体上看,政府应当依法规范使用公共权力,消除行政垄断,消除市场垄断,依规推进本地龙头企业更好地参与国内外竞争,建立规范的竞争机制以全面消除市场垄断形成的条件。应当逐步降低垄断行业占比,所采取的措施应尽可能市场化。如推动垄断型企业集团总公司上市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市场价格配置国企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并拓展产业覆盖范围,建立国有资本按照企业目标和市场规律自由进退机制。对部分企业实施严格保护制度,保障其不受垄断性企业的影响和制约,进而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三)深化企业改革并规范政企关系,保障市场主体独立性。 建设统一大市场,重要环节之一是塑造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有效的市场组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承担中介服务的职能,促进市场主体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经营活动并全面落实市场化机制。所以,企业体制改革事关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企业体制改革,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体制改革,都要从规范经营行为和激发经营活力开始。我国采用渐进式改革的好处是保持了改革过程的稳定,但是仍存在一些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发挥的问题,进而阻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如财产保护契约关系不清晰、政企分离不彻底、产权改革不到位,以及预算软约束和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不当侵犯等。这表明建立统一大市场需要政府进一步厘清和规范与民营企业及国有企业之间的边界,在税收和监管各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一视同仁。如公开核定并规范补偿国企承担特殊职能和履行公共服务的各项成本,不得支持国有企业利用已经占有的市场优势参与各种招标竞争;真正保护民营企业财产不受侵犯;开展国有组织的反腐败治理;改革国企领导行政职级及考核晋升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其对市场组织和空间进行超限度干预;推进国企改革分类管理和分类施策,使其依法承担公共功能,保持透明规范,防止市场分割和过度保护。 (四)建立央地财政均衡制度,打破行政区割,保障市场统一性。 国家应及时调整央地财税关系,从利益和权责上合理限制地方保护主义,提升中央对统一大市场的集中整合水平。比如改革现行流转税制度,提高流动性税基中央集中征收力度,并上移基层政府支出责任,推进财政事权划分的法治化,重塑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构建横向财政协调和税收分享机制,促进地区间分工协作和产业互联互通,逐步规范央地、政企之间的硬预算约束关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客观上要求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建设高标准的强市场为目标打通市场堵点,真正解决因行政区划小循环派生形成的各种封闭小市场、僵化小集团等妨碍公平竞争的问题。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地方开放本地市场,有效引导要素资源跨地域和跨行业流动,发挥市场基本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带动更多资源进入本地市场,拓展区域市场空间,为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创造重要条件。陈宗胜,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马锦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四、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十一)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十二)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力度,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十三)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机制,推动各地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鼓励不同区域之间科技信息交流互动,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十四)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稳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十五)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