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下班接送官员,公车私用,公车违规不受罚……这些由公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且是涉及政府官员及工作人员,往往都会引发舆论热潮。追根溯源,是特权意识作祟所以备受争议。公车是用于工作用途的,是国家的,集体的,公司的,而现在很多领导借助自身掌握的权力谋利益,逃责任,特权成为他们违规犯法的保护伞。特权意识在我国社会长期存在,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特权最大的特点,就是排他性,不受制约,没有限度,人们一旦拥有权力,习惯于行使并享用特权,拒不与他人分享权力和权利,拒不接受监督。
日前,公车改革方案出台,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公车改革长达20年,这回看似尘埃落定,但如果不将特权意识清理门户,此次改革成效也会堪忧。公车改革,你怎么看?你觉得这次能和公车永远说再见吗?
相关链接:
据资料显示,我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达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在1500至2000亿元,而且每年增长率在20%以上,这些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公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