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些发达国家主张将制造业搬回去,但不具备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与最多的劳动力,搬的回去吗?

发布日期:2020-07-01    浏览次数:7303

  

          近些年,受到金融危机、疫情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太理想,主张将制造业搬回去重塑经济活力,但缺乏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成功几率较小。

  

  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纷纷发表看法,就是想让制造业从一些制造业国家回流到发达国家,比如从中国、东南亚等国回到美国、欧洲、日本等。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如果将制造业迁回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公司肯定不可能采用人工工厂,因为国外的人力成本更高,一定是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缺乏庞大的消费市场,即便是制造出来,但最终还得出口销售。回搬制造业也许只能是一种幻想,西方国家还需要找到其他振兴经济的办法。您认为呢?

相关热词搜索:发达国家 制造业 消费 市场 劳动力
赞同(32)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沙哈尔2023-11-30

可能的风险点: 1)针对集成技术平台的反垄断措施:服务相关消费的快速渗透和增长高度依赖于集成化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政府发布的反垄断政策旨在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对市场的垄断,促进健康的市场竞争,但是过于激进的政策也有可能延宕服务相关消费的增长。 2)消费信贷的收紧:政策制定者最近升级了对互联网小贷和消费信贷平台的监管,但是我们认为对消费的影响应该不大,因为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整体看上去还很健康。 但是如果政策对消费信贷进一步收紧,甚至影响到银行渠道的话,那可能会对消费的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3)相对迟缓的社会保障改革推进:我们相信更普遍和均匀的社保覆盖,尤其是在那些关键的都市圈里,会有效地降低人们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存起来的钱,从而促进消费。 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改革的推进如果比预期要慢,则会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 4)针对大数据的隐私顾虑:中国拥有的一大优势是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在消费者数据收集方面面临较低的阻力。 如果大众对数据隐私更加关注,或者国际间数据监管协调机制面临升级,则会导致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诸多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的限制。 不过,在新冠疫情期间个人定位技术和健康码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众对大数据应用的的接受度,因此降低了这方面的风险。 5)无意中引发的社会问题: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比预想的要严重的失业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和低附加值制造领域。当然我们相信职业培训和快速增长的服务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如果高科技的应用过快,失业导致的社会摩擦仍然有抑制消费增长的风险。来源丨摩根士丹利 MorganStanley

(0)

豁达晚风2022-10-31

STEM人才稀缺是美国的顽症,家里有一个中学科学老师(初高中理化生不分科)都是“家有学霸”的感觉,这对再工业化是难以跨越的门槛。 从个人方面来说,基础深厚是“邪道”,适应能力强才是王道。除了专家医生(心脏外科、视网膜修复等)、大学教授这样的“终身制”岗位,大部分人频繁更换工作岗位。即使是理工科毕业生,往往只有初入行时从事专业,很快就往项目管理、技术服务、行政和商务管理方向转。管人、管钱才是上升通道,这是普遍认知。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ment Early,早早获得财务自由,早早退休享受人生)方是人生赢家,还纠结于长期积累和行业领军的才是怪蜀黍。“工业界STEM人才业余化”是再工业化的又一个障碍。 (晨枫老苑)

(0)

我型我秀2022-08-28

40年过后,叫苦不迭的不是中国人,却是日本美国欧州人,为什么?他们突然发现,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而且种类最全,产业链最完整。于是乎,美国,日本,包括欧洲各列强,愤怒地斥责,什么不公平竞争,什么偷技术,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都往你头上套,什么样的脏水都往你身上泼,看得人一惊一乍的,反转太快了,还有点不适应。 于是乎,列强们纷纷发出召回令,希望他们本国的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回到自己的国家去。而且承诺要拿出万亿美元来补贴搬过去的制造业,但是这为时明显已经有点晚了,这时的企业家们发现,已经不能够失去中国。 一是勤奋熟练而又廉价的劳动力难找,二是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难培养,三是完整的产业链从头建立那是难上加难。 中国不仅仅是有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更有着全球第一大的市场,谁失去这样的市场,谁就会失去未来的竞争力。 所以很多的人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才发现,原来中国改革开放是如此的正确伟大,原来邓小平是如此的英明和睿智。 现在回头来看,谁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毫无疑问,邓小平最具前瞻性。(共享文化艺术许主今)

(0)

李信儒2021-10-22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4000~7000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0)

星星2021-05-31

此前,美国曾与中国大打贸易战,试图遏制住本土制造业的流失,部分在华企业为了避免受到影响也决定不在中国生产、制造。可以说,美国政府此举是相当毒辣的。但是中国扛住了美国的压力,令这一阴谋彻底破产。贸易战从结果来讲,美国并没有占到便宜,其本土制造业的流失仍在继续。而这些迁出中国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又决定搬回中国。相当于是在部分领域,又回到了贸易战之前的状况,美国煞费苦心的贸易战就这样失去了意义。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些迁出中国的企业片面地看到印度、越南等国家人力成本低,却看不到在其他附加成本上中国有着一定的优势。首先是便利、廉价的交通,可以方便的进行原材料地调配,这一点在印度、越南都是比较困难的。其次是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国内的良好社会秩序。这次疫情就暴露出来了越南、印度等国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国家的政府的对疫情的管控并不好,进而导致了复工复产受到延缓。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的客观条件摆在这里,无论美国使出什么阴谋诡计来,都阻碍不了中国的发展,这次制造业的回流就说明了这一点。反倒是美国苦心孤诣地促进制造业回流,现在却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去了又走。尽管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是暴力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所谓“内圣外王”,这还是需要美国政府参透一下。 (厉害了俺的国)

(0)

潇逸墨鲤2021-05-14

虽然我也不认同曹德旺在那个时候选择去美国建厂,但是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的做法和我们所想的一致。很显然,曹德旺对自己去美国建厂有自己的考虑。 虽然曹德旺选择的时机不好,但是效果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因为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中国的制造业大规模的外流,反而让中国的企业看到,在美国,想要发展制造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在美国,福耀招不到年轻人、工人工作效率低、工会腐败等一系列的问题……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另外,我们再退一步讲:假如美国真的和中国完全“脱钩”了,那时中国的玻璃也无法卖到美国,曹德旺到美国建厂,赚了美国人的钱,然后拿赚来的钱投资中国企业或捐赠给中国人民,那也不是一件好事吗?曹德旺和别的去美国建厂的人不同:他去建厂是为了赚美国人的钱,然后回报中国;别人去美国建厂可能只是为了自己赚钱,为了自己享受。

(0)

hhff2021-03-24

特朗普逆势操作,他要想赢得中美工业之争。那么美国就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超过中国。 首先, 钢铁产业,先追的上唐山再说。光这个就挺难的,曹德旺说,他在美国开玻璃厂,根本招聘不到年轻的产业工人,最后没办法,找的都是70多岁的老爷爷去生产玻璃。70岁的老爷爷,还干这么重的体力活,美国真是水深火热啊。 美国的年轻人都在干嘛呢? 他们都去了硅谷,去了华尔街。没学历,没能力的年轻人呢,他们就躺在家里,负责生孩子,吃低保,吸毒,搞同性恋,犯罪。 制造业目前在美国最大的问题,便出在这里。 美国要变成钢铁大国,要追得上唐山,美国还需要更多的70岁老爷爷,并且还要把他们都变成娴熟的钢铁产业工人。 另外,即便这些老爷爷都到齐了,美国生产的钢铁,怎么保证能比中国的钢铁便宜呢? 怎么保证这些钢铁厂不被冲击破产呢? 显然他没法保证。所以特朗普只能加关税,把中国钢铁的冲击,阻挡在国境之外。 第二个方面, 特朗普还需要为美国,重新建设一个超过中国的完备工业体系。这可能吗? 这比在钢铁产量上超过唐山,要难得多的多。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特朗普不仅要能造出来中国目前能造的所有商品,并且,还得比中国造的便宜。 一个钢铁产业,就把美国的70岁老爷爷用光,其他产业去哪里找更多的老爷爷? 第三, 美国要全体系和中国工业进行竞争,刚好是从产业链从高端往中低端吃。 中国过去之所以能从低端吃到目前的中高端,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 特朗普要做的事,目前美国并不存在如此巨量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 首先,美国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并且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其次美国的公会惹不起。 再次,美国的环保教徒惹不起。 最后,美国造的更贵。 经过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特朗普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其实就是一厢情愿,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挑战不可抗力。 特朗普的亡羊补牢之举,注定要失败,中美的工业之争,大局已定,根本不存在什么悬念。 特朗普死鸭子嘴硬,只是不肯面对失败而已。 奥巴马也提出过再工业化的口号,结果呢,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工业,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违背并去挑战这个规律,结果肯定不会成功。 美国不仅在工业上挑战中国不可能成功,而且,它目前仅剩的一些高端产业堡垒,在中国步步为营的进攻下,也会被攻破。特朗普不仅进攻上要失败,而且他想在高端产业,防守住中国的最后冲锋,也守不住。 这便是中美之间的工业竞争,最基本的格局和判断。 为什么说,美国守不住最后的高端产业堡垒呢? 高端产业,说白了,就是科技之争,所以,要论述为什么美国连最后的堡垒都要丧失,我们就要进行科技之维的分析和阐述。(希夷 先生)

(0)
1 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