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全球狂欢季最终的交易数据定格在了4982亿元,中国内需的爆发带动天猫“双11”再创新增长。
网购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人最热衷的消费方式,足不出户的购物显然具有极大的便利。但现在,网民们一边通过“花呗”、“借呗”获取虚拟人民币,另一边去电商平台购物、消费,拉动中国内需的同时,也让国外资本家(股东)毫不费力地躺着两边赚钱(吸血鬼),即赚利差又赚电商平台的钱,可想而知中国的金融业和消费市场已被攻陷,岌岌可危,趋势不妙……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呢?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同时,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支付宝们挨打也不冤,他们为了赚取千分之二左右的渠道费,助长了中小银行这类超出自身风控能力的网络存款大幅增加,一同将严肃的金融业务,变成了一场流量游戏。 但支付宝的危机远不止于此,蚂蚁事件的余波仍在持续。央行敲打银行,可谓一石二鸟!1、加快释放高杠杆、高度敏感、高度核心的“三高”金融业务风险。此前央行给支付宝的借呗、花呗套上紧箍咒,限制的是支付宝利用杠杆放大资产和风险,而叫停互联网存款,则是避免银行利用支付宝等平台作为杠杆,无限制的吸收存款,最终酿成难以收拾的爆雷下场。可能还有人在质疑,银行将存款搬上支付宝,老百姓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高息存款服务,钱也是存在银行里,出了事还有50万银行存款保险兜底,这三方共赢的买卖,怎么会有事? 实际上事情真大了去了!且不说这种动辄4%-5%的高息存款,已经干扰到了银行间正常的借贷利率,间接提高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同国家政策相悖。从事这种业务的基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绝大多数人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三湘银行、锡商银行、亿联银行、蓝海银行……却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远超自身吸收能力的巨额存款。 比如2017年才开业的吉林亿联银行,2018年巨亏1.49亿,2019年进军互联网存款后开始大爆发,当年扭亏为盈就赚了1.53亿,存款总额从86亿飙升至239亿,一年就多出153亿存款,突然多出的天量资金如何及时放贷出去赚钱,还要给消费者支付利息,应对随时出现的巨额赎回,一旦出现挤兑,哪家小银行吃得消?2、鼓励银行做大做强,不再一味的为银行兜底,让市场自行优胜劣汰。时隔22年,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排名曾高居国内第35名的包商银行的破产,令央行开始警觉银行的资产和业务扩展边界。以前仗着有央行撑腰,外加50万的存款保险兜底,不少银行开始铤而走险,央行全国范围的风险排查刚启动,很多银行的烂底子就遮不住了:有的银行里应外合搞合伙骗贷,数以亿计的储户存款流失。有些银行简直成了大股东和银行行长的私人提款机,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值得一提的是,央行2020年最后一天发布的“银行房贷两道红线”,可以说是大幅收缩了中小银行通过房贷放钱的规模,这次叫停互联网存款,相当于关掉了中小银行一扇吸储的大门。一句话,大银行不光没事,而且业务和资金会更加聚集,而中小银行只会备受冷落,若不能树立有特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央行不会再强行干预。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多银行破产,用不着觉得意外! (作者: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