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于是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多的眼花缭乱,不管是游戏、聊天工具、影音、图像、生活、地图、阅读、学习等等。
而每一类都有上千款差不多,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使得众人在下载软件时挑得眼花缭乱,常常会下载很多种重复的软件。我们知道,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所以,如果用国家乃至全球统一的“互联网+”战略大平台、“云端服务”和各综合专业软件,取代各式各样碎片化的软件,以节约社会资源和治理成本,是否就能更好、更便利地惠及人民呢?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软件是数据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存储软件要满足系统“进不去”“看不了”“拿不走”“混不了”“赖不掉” “靠得住”等安全要求。 “进不去”:用户认证功能,确保非法用户无法访问数据。“看不了”:数据脱敏和访问控制实现对系统和敏感数据的保护,确保不会被非法用户看到。 “拿不走”:数据加密和安全访问接入实现对关键数据的保护,确保非法窃取后,关键数据依然无法访问。 “混不了”:多租户隔离实现各用户使用数据时环境隔离,确保各类数据独立使用,不被非法混用。 “赖不掉”:系统审计、数据水印等功能实现对于用户操作的全程记录,确保行为的抗抵赖性。 “靠得住”:数据产品从设计、开发、认证等多个维度确保整个研发过程安全可信。(内容来源丨华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什么因素导致了网络安全产业格局的碎片化?网络安全涉及到众多的细分领域,从网络、终端、身份、数据、应用的安全,再延伸到云、工控、物联网等不同场景下安全,解决的问题不同,所涉及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也会有所差异。并且用户在采购安全工具之后,还需要在安全团队、安全策略、安全培训、安全体系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因此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安全产业格局的碎片化,而网络安全的两个特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碎片化的格局:1)网络安全的木桶原理:即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水平是由安全级别最低的部分所决定的,这意味着构建一个成熟的安全体系,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投入,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不能有明显的短板;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对抗:即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是在不断演进的,从动态视角来看,“绝对安全”并不存在,因此用户必须对新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保持足够的敏感,并且长期持续在新的安全技术上进行投入。如何对安全赛道进行有效划分?我们认为应该基于底层技术协同和应用场景协同,即将解决同类问题,应用同类场景的产品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视角。(内容来源丨华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