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如今的中国今非昔比,持续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完全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也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大同理念,反观某些国家采取限制、封锁、单边主义等等,在享受完经济红利后又宣扬“逆全球化”,又打“经贸战”,这种与全球一体化背道而驰的做法是不会得逞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美国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躺着吃了几十年的红利之后,自身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他们也知道单边主义是一杯苦酒,却也不得不饮鸩止渴。至于这种做法对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会带来什么伤害,他们似乎对这个问题不再感兴趣。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别了,司徒雷登》,1949年8月18日,引自第1496页)
我们现在讨论“第二次入世”,我更想把它称为“第三次开放”。美国自特朗普总统以来,搞中美贸易战和脱钩,但我们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强调中国要把大门打开,打得更开,要深度地融入世界。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例如双循环。更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制度性开放”。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制度性开放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提“制度性开放”?我的理解是,政策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变,但制度性开放是永久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制度性的开放来保证我们的永久开放。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实践,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长三角经济带,这些地方都是在国际大循环、在开放状态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未来也是以开放为主,而且要更进一步和更全面开放。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横琴和前海的开放,让珠海和澳门直接对接、深圳与香港直接对接。国际层面,我们和东盟国家携手签署的RCEP马上就会生效。我们也和欧盟结束了中欧投资协议谈判,虽然因为政治原因暂时搁浅,但它的生效只是时间问题。欧盟搁置协议主要是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但意识形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提出了加入CPTPP,CPTPP比WTO重要,也比RCEP重要。RCEP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贸易的延伸,或者说是传统贸易的2.0版,但是CPTPP体现更高程度的开放、更高程度的规则。它的前身TPP是美国主导的,美国当时搞TPP就是针对中国的。现在既然中国已经正式申请加入CPTPP,我们有决心做比较深度的改革,就是制度性的改革和制度性的开放。从这个角度看,CPTPP就是中国二次入世的抓手。中国加入CPTPP会是一个漫长甚至是困难的过程,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好我们自己的功课。哪怕最终我们没有加入CPTPP,我们也要更加开放。(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激活了中国发展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成功故事,充分说明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当前,个别国家把国内治理问题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人为设置壁垒,甚至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闭脱钩,不仅违背经济规律和历史潮流,也不符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上的声音更显坚毅有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早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无论是战胜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
1
共8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