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实际上“刺激经济”政策必然导致社会浪费现象,与其大水漫灌,不如将资金用在刀刃上,走高质量与高科技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22-10-22    浏览次数:5065

  

        经济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用扩大的货币供应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而引导和刺激消费无疑是会导致浪费的。



         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有需求就有保障供给的生产厂家。毕竟生产厂家只有把一批又一批的产品销出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积累雄厚的资金扩大再生产。可《共绘网》认为:与其“刺激经济”大水漫灌,不如将资金用在刀刃即科研(研发)上,走高质量与高科技发展之路,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刺激经济 社会浪费 资金 高质量 高科技
赞同(4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安宁知乐2024-07-02

这两天市场上最大的消息,中央打破了大家的幻想。 最近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中国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国经济及新兴产业相关提问时表示:中国经过疫情几年的冲击,经济运行仿佛大病初愈,不能下猛药,中国经济当前需要“固本培元”。 我们认为:1、这并不是李总理第一次提出“固本培元”,过去一年内分别在国常会、企业家座谈会、全国两会上提出,包括这次的达沃斯论坛,共5次提及“固本培元”这一说法,面对的对象分别是政府单位、企业家、全国人民和全球各国。 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频繁且庄重地提及“固本培元”,高层想要传达的信号不言而喻,这既是对国内经济的最终态度,也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的态度。 2、“固本培元”顾名思义就是调养身体、巩固根本,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三年疫情、房地产下行、中美博弈等冲击,现在正处于“大病初愈”的恢复阶段,必须要休养生息,把经济的底子夯实。换句话说,就是绝不会依靠大规模经济手段来收获一时之效,不搞饮鸩止渴的把戏。经济就和人一样,有病症的时候就得吃药休息,不能天天刺激,越刺激越容易休克。 所以高层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不会搞大水漫灌、滥发货币,更不会拿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的“老三样”当做刺激经济的手段。那些鼓吹要搞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可以一边歇着去了。马江博

(0)

春天都江堰2023-11-14

问:刺激消费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刺激汽车或楼市,是有效手段吗?效果如何? 王小鲁:我历来不赞成刺激消费的提法。老百姓只要有消费能力,还用别人刺激吗?他们无力消费或者不敢消费,是因为面临重大压力和风险。不解决这些问题,刺激起来的消费也不可持续。例如根据2021年数据,城镇调查失业率5.1%,按城镇就业人数推算,失业人数超过2300万人,实际可能更多,但全年领取过失业保险金的只有600万人。失业了又没有保险,哪来的钱消费?还有更多的人随时可能失业,怎么敢消费?现在急需的是把失业保险做好,对失业保险暂时覆盖不了的失业者,要把失业救济做好。还有城镇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都需要尽快扩大覆盖。政府要承担责任。这种普惠型的公共服务政策要比政府到处找投资项目借钱投资,或者搞这个刺激、那个补贴等等特惠型政策,对拉动需求会有效得多。来源:中国企业报

(0)

dervrkio2023-09-27

以后只谈刺激而拒绝深改,肯定难以形成系统拐点。这一次的经济困难是改开以来最为复杂和最难消解的,深度改革和继续开放似乎都成了时代的奢求,很可怕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能暗自期待新思路以力挽狂澜于不倒。有个判断不得不说:凯恩斯失灵了,毛毛雨没用,小打小闹和小恩小惠都没用。 必须及时处理消费与投资的矛盾。2022年全国最终消费只占GDP的53%,居民消费只占37%,消费率严重过低,基本国情还是投资率仍然过高。令人惋惜的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应该没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不太可能突破历史上类似国家经济奇迹后的平淡化走向。近期出台的刺激政策多只涉及短期维稳目标,但愿后期顾及久久为功的消费失衡的修复,而这恰恰才是未来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当前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核心。如果继续避重就轻地选择过去的路径,就再次说明中国注定难以摆脱“日本病”模式,过度投资和低效投资反而会深化矛盾、酿成未来一蹶不振的大错。 (看未来,民营经济表现是关键性因素。大家都知道“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的内涵,说明有些问题不是短期可以轻松改变的。只要民间投资和消费动力不足,那么预计因此带来的复苏力度也会有限。) 总之经济下半场,整体调整在所难免,改革值得期待,越早越好,围绕民生福利的财税和收入分配改革是核心。即便不能很快好转,也要认识到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经济增速本身,千万不可以短期增长的需要而继续扭曲经济结构并激化社会矛盾。(一德首席 郭士英 )

(0)

奥塞外2023-07-14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鲁迅

(0)

云雾茶客2023-06-09

任何违背市场经济自然发展的刺激,日后总是要还债的,并不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踏踏实实才是根本。

(0)

jgfrferw2023-06-08

是的,这种现象长期严重存在着,老百姓们都看得很清楚,专家、领导不知道吗?不作为吗?

(0)

bjdedw2023-06-07

只有看到一种科技的应用范围下限,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它。 技术的发展和当初发明者的预期相去甚远,这才是科技所具有的本质的发展趋势。

(0)

寒松2023-06-02

202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4.5%,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0%。但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外贸和房地产,让不少宏观分析师产生了“复苏能否持续”的隐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区间”徘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7个月为负值:另一项观察通胀的指标——通过名义增速/实际增速计算GDP平减指数,处在低位。 这些也在第一季度引发了“中国经济是不是在通缩、类通缩”的争论。 4月28日,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提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谈到通缩与有效需求不足,近100年前凯恩斯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扩张性经济政策增加内需。 最近几年,余永定一直主张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他认为包括地方债务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支撑。此次演讲的观点,可谓一以贯之。 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季度,广义货币(M2)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贷款都强于去年同期。今年2月的M2增速甚至创下7年新高。 十年前的2013年3月,M2余额突破100万亿元;yi情之初的2020年1月,突破200万亿元;如今,300万亿元就在眼前。 2023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达到281.8%,相比去年年末上升了8.6个百分点(2022年四个季度分别上升了4.5、4.6、1.0、0.3个百分点)。但居民部门相对躺平,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增速,也没有带来对应的投资增速。“放水”的速度似乎不算慢了,问题是,如何引导水去往该去的地方。

(0)

徐宏伟2023-05-24

畏首畏尾的人是无法采取理性行动的,只会做出蠢事。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明智、时刻警醒。

(0)

漳州老马2023-05-03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鲁迅

(0)
1 2 3 4 34条信息

擘画漫歌2023-02-02

带动消费就业,心疼啥,反正浪费的是国家的钱与你何干!

(0)

冰汐鹏2022-10-27

大侠突然把经济视角的解读给压缩了,有点吊胃口,期待你的详尽解读[呲牙]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