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到农业、手工业时代,再到工业、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逐渐从一个落后的社会发展成为繁荣的现代社会,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证明,最终只有语言、文字、共同价值观、文物和文化遗产等依旧闪耀着光芒,其它的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云集圣贤,创造了“百家争鸣”之盛况;甲骨文到小篆、行书等,中华汉字书写着璀璨的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战略等共同价值观不断为世界发展添砖加瓦。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以先辈们、前辈们为楷模奋勇拼搏,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因为滴滴涓流终能汇成汪洋大海。
而人类通过语言和思想智慧宣示着崇高的理想、弘扬着不朽的信念、阐发着深邃的哲理、描述着美妙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能说出有品位的话,能说出惊人之语,或者能够留下有内涵有质量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或把思想、经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能对社会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就是做到了“立言”。《共绘网》正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览阅世界热点的大平台,欢迎各位有贤之士聚集于此发表评论或赶考(写小作文),放飞思维的翅膀,用智慧创造价值!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做出贡献)而不至遗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乐而不为呢?毕竟你的大名和正能量思想会随着我们网站的存在而永在人间……对此,您怎么看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2022年1月27日在山西晋中考察时的讲话)
自古以来,学术代表的是这个民族的智力成就和骨气,思想成果不但在现实指引方向解决问题,还能流传千古让一个民族不断根。比如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古以来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典籍,没有那些典籍,我们的民族记忆早就消失,和其他民族无疑。 就好比当年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思想成果凝聚了时人对道路的探索,并解决了那个时代的问题,还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无论是什么学科,最终落脚点是证明时代是如何正确,对现实问题没有深刻的剖析,而任何伟大的思想成果,都少不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摆渡人
矢志远大、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河南安阳殷墟,洹河蜿蜒,甲骨呈奇。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习近平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 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书写新的历史。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王子铭、王思北、孙少龙、徐壮
听说中植系可能要爆雷,里面多是一些富人。多数富人,只知道赚钱及所谓投资,几乎不会想做些有些超越钱之外有意义的事。这样的富?这样的钱?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大价值和意义?所谓的财富又能做什么? (觉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