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推崇、喜爱外国的事物,但是这个概念的内涵,以及这个概念所表明的社会现象的深刻根源却远比这个词语的表面含义要复杂的多。
崇洋媚外,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负担,也是被发达国家思想侵入的后遗症:只要是进口的便喜欢得不得了,国产的就觉得质量、技术漏洞百出。拿汽车来说,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电车领头羊,可是特斯拉的主要消费者确实中国人,占据国内半数以上市场,而比亚迪即便是技术过硬,也敌不过洋人产品。当然,一些人骨子里的崇洋媚外远不止对商品的过度追求,这种思想根植于心,看不起中国的医学、教育和文化等,乃至厌恶、抨击中国的社会制度,吹嘘西方的民主自由......
总而言之,归纳起来以下种种崇洋媚外的行为,使中国每年流失大量的资金,沦为打工者(族):移民购房;出国留学;产品贴牌(贴外国牌子);技术专利(高额技术转让或维护费)……中国正迈入第二个百年征程,面临着人力、财力的大量流失以及技术被卡脖子,崛起之路将举步维艰,国人,醒醒吧!究竟是外国的月亮圆,还是故乡的月亮圆?对此,您认为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太夸张了! 中国富豪移民人数全球第一! 在知名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发布的《2024年全球私人财富迁移报告》显示: 全球将有12.8万的百万富豪选择移民,来自我国的富豪移民人数位列世界第一,约1.52万富豪移民海外。 富豪集体出走图什么? 在这份报告中对富人的定义是指那些可投资净资产达到100万美金或以上的个人,折合人民币700多万。 可见,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有钱人。 并且,榜单里统计的是已经移居到新的国家,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富人。 必须说的是,有钱人大多喜欢移民,确实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早在中国银行和胡润联合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就可知晓。 该《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口中,14%的人已经移民海外,还有46%的富人正在计划或者办理移民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富豪,已经办理或正在办理移民了。 以往富人移民主要是为了合法避税,财产传承,以及资产保障。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高净值人士移民的目的有了些许变化,安全成为了他们移民的主要动机。 然后是财务方面的,主要包括避税,以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湘北区域在除夕与新年初一应对成群小朋友串门儿“拜年”时家家户户都需要准备高级糖果与红包分发!今年就看到好多发香飘飘的,小朋友几乎人手配备到实现“香飘飘自由”![强][强]
我们翻开历史一看,每一代在开创的时候,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子孙的手里,就慢慢不行了。政治安定、经济富庶、社会繁荣之后,逸乐就来了,这就开始走向衰败了。 一般家庭也是如此,祖父那一辈,天寒地冻时尚且赤了双脚,鼻尖冻得红红的,手执锄头,在田里一锄一锄地翻土松泥,准备春来播种。到了他的儿子这一代,虽然由种田的父亲培育上了大学,但亲眼看见父亲辛勤劳苦,也许自己也下田帮过一些小忙,还知道赚钱的艰辛,所以生活朴实,也努力振兴农业,继续置产。可是到了孙子的一代,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已不知祖辈、父辈的辛劳艰苦,于是“般乐怠敖”的毛病都出来了。到他的下一代,不但汽车要最时髦的,还要年年换新,吃喝嫖赌样样都来,于是就走向了衰败。也许传到第五、六代,差不多又要顶着寒风冷雨,佝偻着在田地里挥锄头、踩泥巴了。人世间之事,总是这样反复轮回。 这都是人类的一种惰性,家庭、社会、国家政治,都在这一惰性下循环起伏,交替兴衰。所以孟子说“忧患兴邦,安逸亡身”,又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没有内忧外患,没有困难,就容易死亡了。家庭、个人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论语别裁》《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