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相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选择。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成功,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品质。此外,教育体制的变革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竞争力培养,使得个人利益更加突出。
其实,平心而论,精致的利己主义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和需求,积极追求个人发展和成就。这种个人主义的倾向有助于激发个体的自我驱动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过度的利己主义也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疏离和道德观念的淡化,对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利益构成挑战......
总而言之,全球的大学校长们当你们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演讲时,灵魂拷问你们培养的学生有正义感( 仁 → 良知 )、公心( 义 → 公德心 )、爱心( 礼 → 同情心 )、共同价值观( 智 → 法制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信 → 诚信 )吗 ?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 ?说穿了,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精神的划分问题 ?基于此,生命赋予了我们光阴,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易逝的韶华于平庸中挥霍?生命赋予了我们理想,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颗年轻气盛的心于消沉中陨落?生命赋予了我们力量,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一腔热血的斗志于怯懦中消磨?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大家积极发声、呐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乡党》一篇,记载孔子如何做人。后世的人们,敬重他的成就便尊称他所谓“圣人”。人人都可成圣,只看自己如何做到圣地的成就。 ——《论语别裁》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在世时曾说,末法时期将有圣王即弥勒下世度人,传度三字真经,教人向善,人心归正,苍穹从组,乾坤再造。 而圣人降世的传说在世界各处层出不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有关于圣人降世的传说,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古今中外的人士的思想出奇的一致。 现在看,“东方草根”在梦的导引下创作的《共绘网》,其核心精髓正是应了佛祖释迦牟尼预先看到末法时代所需要的救世真言:教人向善良,人心归正。而《共绘网》的“取于利,道德根,取于损,恶祸秧”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人类通病的根源就是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全球大环境下出现的大大中中小小的“取己利于损他人”的行为造成的。由此看来,“东方草根”创著的《共绘网》应该就是佛祖当年预言的由转世弥勒下世传播的救世《三字真经》。
有理走天下,正道的光明,辅照大地,真正的圣贤,有天下人来公认,自说自是圣贤,不知天高地厚,至尊圣人,德幸于天下,为人民造福,为人类走向光明,当今天下有谁能比?[合十]
孟子言:“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但凡圣人,必有伟大而坚定的信念,他博古通今,拥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思想。他怀揣着重建社会价值传统、挽救世道人心的崇高理想。圣人出,必能知天下人心,故必将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德能服天下,其才能治天下。圣人的出现是时代的召唤,是应运而生,是时势造就的。
任何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任何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都是从小的家庭教育。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很多规矩、规范,涉及信仰的某种行为,最关键的是从小灌输,习惯成自然。到了大学甚至是高中就来不及了,或者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了。 例如一个人不能撒谎,就是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而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撒谎的习惯,长大了是很难纠正的。你告诉他不能撒谎,他会说撒谎的人很多,为什么我不能,甚至根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不撒谎的人。 现在的家庭教育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问题?根子就是他们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从小就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将一些全人类都普遍认同的美德当作工具和手段。“十年浩劫”期间我当中学教师,眼看我的学生变得开口国骂闭口“沪骂”,老师处于被批判斗争的处境而无能为力,还得昧着良心赞扬“革命小将造反有理”。我们私下感叹:将来等到这些学生为人父母,成为国家栋梁,他们如何教育子女,管理国家?葛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