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政治

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大部分是私营自负盈亏,反观中国国有银行为民企放贷若破产收不回来则由国家托底,这是否合理?

发布日期:2025-03-16    浏览次数:220

  

        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 金融 )大部分是私营自负盈亏,反观中国国有银行为民企放贷若破产收不回来则由国家( 全民 )托底,这是否合理 ?例如:这几年恒大地产等许多民营企业或上市公司破产跑路,就是这类问题的集中反映。反正赚了归私营企业,亏损破产了由国家( 国有银行 )来负担,这是不平等的。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也就是说少数人逃废的债务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背( 偿还 ),填补窟窿,这是极不公平的,容易产生贫富差距......

        但是,话说回来,中国国有银行肩负着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其性质决定了不能单纯以盈利为唯一目标。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税收,对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国有银行向民营企业放贷,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关键举措。通过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扩大生产、创新研发,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形成良性经济循环,最终让全体人民受益。

        而从风险防控角度看,国有银行在放贷前会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并非盲目放贷。但商业环境复杂多变,部分民营企业受市场波动、行业竞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仍可能面临破产风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国家托底并非对银行失职的纵容,而是从宏观经济稳定大局出发。若对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坐视不管,大量企业倒闭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造成巨大冲击,带来的损失远超过贷款本身。

  

         此外,国家托底也并非毫无条件。一方面,会对破产企业进行资产清算,尽可能挽回损失;另一方面,后续会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银行放贷机制与风险预警体系。长远来看,这种暂时的托底行为有助于稳定经济、保障就业,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民福利的提升,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高度契合,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整体利益的合理之举......总之,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主义 银行 私营 中国 国有银行 民企 破产 托底
赞同(1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徐亚珍2025-03-26

讲的很好很好! 说的是真实的,清醒的中国人思维向你学习。[强][强][强]

(0)

远去峰来2025-03-19

国企负责国家基础设施类,分工不同。像电力和能源以及金融等命脉肯定要掌握在国家手里的

(0)

婉儿2025-03-18

说的真好,智商很高[强][强][爱心][爱心]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