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一般消费类产品中,从小工艺品到冰箱、电视等家电产品,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超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著名跨国零售集团近年来在中国的采购数量和金额不断上升。显而易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如何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产业大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共绘网认为,中国成为产业大国之路,既明朗又艰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与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构成产业大国的三大支柱。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阶段,既然增加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的外在条件,也要培养广大农民工群体的素质化。住房政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廉租房与公租房是住房政策改革中的核心之一,有利于解决广大非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激发劳动积极性。最后,实体经济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做好以上三个方面,中国产业大国之路必将早日实现。您有什么想法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打通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积极拥抱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积极采纳新技术,加速数字化经营转型,增加研发和实业投资,突破关键技术壁垒,才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保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在金融化趋势下,面对有限资源的挑战,需要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投资和实体投资,优化金融资产的分配,满足实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通过精准的资源配置,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完善金融市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顺应数字科技的趋势,完善金融市场相关服务,引导企业加强实体投资,使金融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经济形态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机遇打下坚实基础。来源:人民网
政府收房的成本都是改造前租金溢价30%-100%,怎么可能实现“单套租金与改造前持平”呢? 当然从共享房屋疏解一线城市人口的角度,通过提高留驻门槛变相筛选性提高坪效产值的来看,结果似乎是达到了。只是选择权归谁罢了。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记者郁静娴)
变革的关键,就是数字技术,而中国过去20年互联网沉淀的技术,培育了庞大的在线消费市场,可以说,中国正站在全球变革的潮头。 最大的受益者,则是中国的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最让其他国家羡慕的,就是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拥有1.5亿各类市场主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支撑,其中,绝大多数是实体经济企业。 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向纵深推进,实体经济怎么办? 只有与数字技术融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助推中国经济实现新的蝶变。 用专家的话说, 数字技术既是创造者,也是推动者。 说推动,是数字技术会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农业、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向更高水平发展。 说创造,是数字技术会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从而形成新的供应链、产业链,最终实现实体经济总量扩张。 对中国来说,我们是追赶者,但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我们可能成为引领者,甚至实现中国经济的弯道超车。 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林毅夫看来,优势有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有较好的通讯、互联网网络基础; 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并且较为集中; 三是中国有发达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四是中国人工成本相对较低。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
1
共5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