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汽车保有量靠前的国家能放弃汽车而改用高铁和自行车代步吗?

发布日期:2018-09-12    浏览次数:5182

          汽车保有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但汽车保有量不同于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包括摩托车、农用车保有量等在内。

          随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买私人轿车的能力。可由汽车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就拿中国来说,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交通拥堵,国庆节前北京屡屡出现从未遇到的交通拥堵。而且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汽油使用量,《共绘网》建议:汽车保有量靠前的国家放弃汽车而改用高铁和(共享)自行车代步,您觉得可行吗?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汽车 国家能 高铁 自行车 代步
赞同(11)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科技开心果2023-05-31

无车城市(Car-free City) 目前,至少有7个汽车依赖度高的大城市开始实行无车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某些街区淘汰汽车,例如成都、哥本哈根、汉堡、赫尔辛基、马德里、米兰和巴黎,无车城市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在市区内运输。无车城市极大地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汽车撞车、噪音污染和交通拥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淘汰汽车。许多国家和城市甚至制定了新的法律来加速这一趋势。

(1)

闵小军2021-05-03

为了说明问题,稍稍详细讨论下,高铁到底有多大价值?01、经济效益。 高铁(项目总体)目前仍处于高成本建设和高成本运行阶段,事实上在赔钱,中期盈利基本无望,从商业角度,这是个明显不成功的项目。从更大的范畴,它占用了大量资金和资源,耽误其它大事和发展。 个人认为,发达国家不搞高铁,与效益方面的考量关系密切。但我们这边,往往这方面不敏感,家大业大,似乎浪费点没啥。 远期盈利有没有?个人认为几十年后,“高铁”的客流会有较大增长,开始盈利,但那时高铁恐怕已经不算高铁,泯然众人矣,可能难度和成本已经不那么高,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前面超前建设投入的大笔资源仍难以收回,更要考虑“成本高峰”等影响。 总的来说,相关远期经济效益仍难以保证。 那衍生的经济效益有多少呢? 没错,高铁对某些产业有所带动。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10万亿砸到其它多个项目上,是不是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效益?答案几乎是一定的,前面已经算过了。 中国高铁,早期技术来自西方成熟技术,后由中方自行改进发展而来,开始阶段固然是一种进步,但进步之后,后来的巨量资源主要大量投在具体建设、重复建设上,对社会创新、科技进步的带动已经比较有限。无非就是钱花出去,大家都有钱赚,多少再投资一些。 但是,相关花费的大部分并非用于创新高科技,相关的发展和再投资对远景的社会经济效益带动作用有限。考虑到科技进步往往意味着效益,那么高铁作为较为单一的项目(群),这方面的社会贡献必然会越来越小。 10万亿,本应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回报。而现实中,是一个赔钱的高铁系统占用了10万亿,别的项目必然要“节衣缩食”过日子,但钱和资源是有限的。 顺便说一下,高铁是专用客运专线,难以用来运货,这方面和多能的普速铁路没法比。再加上各种成本高昂、融资社会化等原因,高铁和普速铁路相比,竞争力差。 没错,高铁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普速老大哥。有老大哥在那站着,高铁效益就没戏。在具体例子中,高铁吸引客流甚至要普速列车配合,比如减少普速车次和席位,不然上座率会更加惨淡。高铁的另一个对手是航空,大家都是国企,事实上形成了大规模内耗式竞争。02、社会效益。 A、基本民生问题。 前面已经算过,高铁对经济全面的贡献并不如宣传那么理想,效益有限,意味着佣工有限和社会经济能力有限,那么就难以保证足够的就业和社会福利。 有人一直在强调高铁创造了多少多少就业岗位,可10万家大型企业又能创造多少就业?而且如此打工不大需要翻山越岭顶风冒雪,家乡就能解决,而且工资会暴涨。 即使是那些在铁路部门取得了新就业岗位的朋友们,似乎是“既得利益者”了,可经济大发展后,在别的企业就业还不是一样?没准还赚高薪。 就是说10万亿砸在若干具体产业上,理论上对民生的促进会相当明显,但砸在高铁这单一项目上,对民生贡献有限,不合算。 B、交通效率推动问题。 没错,高铁明显改善了人的出行速度。但不得不指出,对于大部分乘客来说,几个小时、一天半天的时间节约,其实没那么紧要。 倒是对旅游业有所促进,但不差钱的游客并不是全体,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也不大会情愿选择高铁。公出的道理类似。 探亲倒是方便多了,可惜探亲并不是主线。 更为重要的是,高铁是客运专线,对改善更重要的货物运输贡献很小。 这方面总的来看,高铁有贡献,但实际的贡献相比巨大的消耗花费,不合算。而且某种程度上,高铁加剧了国内交通系统本身的“内耗”,浪费甚多。 C、社会科技促进。 前面已经说过,高铁对于促进远期的社会科技发展,不能说没有贡献,只是效率较为低下,也不够全面。 那乘客买不买账?高铁好不好,乘客说了算。数字说明,乘客对高铁不感冒。总体上座率低,才导致高铁亏损严重。对乘客需要、乘客能力和意愿,高铁仍属于奢侈品。 D、国防贡献。 高铁有利于争分夺秒、更快地投送部队,但毕竟是轻载的客运专线,进行快速投送的只能是轻装部队,更多重型装备、大宗后勤物资还得仰仗普速老大哥。 轻装部队,其实战斗力比较有限。 如此,社会效益如何已经比较明显。 总体来看,高铁是一种不错的交通工具,的确对交通、对经济、对社会有贡献,放在客源有保证的地方会赚钱,大家欢迎度也较高。 但不得不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国家账面上“富裕得很”,但仍有许多穷人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高铁,而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就业和收入的改善,还有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这方面高铁给不了,或者说给的不够多、不够合理。 10万亿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改善民生、改善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改善社会环境都好大展宏图,用在高铁上,也就是创造了一张“速度名片”,促进了人员流动。 E、人员高速流动,真的那么重要吗? 中国的钱仍然紧张,仍需要精打细算。10万亿这么随便的砸,的确说不过去。 根据某些高铁乘坐的经历,笔者真实地认识到,高铁“表面很好看”,实际嘛...... 比如贵州高铁,那边地形所限,高铁线路70%以上要钻山沟挖隧道、架桥梁,成本相当高昂(1个多亿/公里的高铁造价是“平原价”)。就是成本这么高昂的高铁,上座率也相当少。 有次在旅游旺季往贵州去,笔者本车厢只有三个人,临近车厢一个坐了大概六成人,另一个基本空的。为什么上座率这么低?还不是老百姓不买账! 半路上临时停车2个多小时,据说是因为线路上“落石”常有。这样算起来,我们乘客花高昂的票价,速度并没有改善什么! 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安排高级东西也未必适合,这样的地形,安排高铁并不适合。还不如把普速铁路适当改造改造,再弄些好的产业,大家多点收入更好。 F、最后再简单算算,高铁10万亿都去了哪里? 毫无疑问,铁路车辆企业成了明显的受益者,近年接订单接到手软。可惜,许多“老车辆”没赶上这趟红利。 工程再往下分包,亲近的各种建设公司、小老板发达了啊。 材料企业、工程机械企业,恐怕一些国企和体制相关的大型企业要占明显的上风。收到效益以后,恐怕内部发钱的动机是足够大的,而不是再投资和创新。 银行通过贷款,也会赚不少。但实话实说,这样利息有限、亏损中的贷款项目,未必就是好事。 至于普通打工者收入,只是10万亿中一小小部分,而且每一分收入都要由汗水创造。更不用说,10万亿是不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守家带地赚钱呢? 写这篇社评的意思,并非针对高铁本身,而是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重视基本、重视主要、重视真实的发展。没错,中国仍不是“富得流油”,远还没到奢侈的时候。(暴雨中的呼喊)

(0)
1 2条信息

文阁2023-05-02

德国的奔驰…应该是中德的奔驰与俄德的奔驰,责问德国…俄德的奔驰突变中俄的奔驰。是哪个车企接手进入这两个工厂呢?敬请期待[呲牙]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