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境外投资,是指投资主体通过投入货币、实物、债券等资产和权益获得境外所有权、管理权的活动。在全球化时代下,境外投资活动与日俱增,只有邀请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及所在国共同参与,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中国的境外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初。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7%。除了传统的新建项目投资外,我国企业都采取了合资、参股的方式进行境外投资。投资行为本身是带有风险的,而境外投资不比国内投资,了解国外企业的途径和方式都相对弱一些,境外投资风险所以更高。为了避免被投资企业所在国家的抵制,也为了更好的发挥投资方的各种优势,共绘网认为境外投资(公众项目)应该邀请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及所在国共同参与,以降低风险。您认为呢?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防范跨境金融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国际合作,各国监管机构可以分享信息、经验和最佳实践,加强对跨境金融机构的监管,协助发现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共同开展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这有助于促进跨境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合规和稳定发展,防范跨境金融机构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全球金融监管标准的接轨,推动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协调和改革,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健性。这对于打击跨境洗钱、恐怖融资、税收逃避等金融犯罪行为,维护全球金融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降低跨境风险的传染和蔓延。全球金融业应积极推动各国政府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沟通和协调,提高政策的连贯性、可预期性。推动完善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强化区域性货币合作安排,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流动性危机能力,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有弹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协作,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总量、结构和流向的研判分析,积极运用最新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穿透式管理。 二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解决治理体系碎片化、割裂化问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倡导以积极的谈判和磋商消除国际经贸分歧,降低商品、资本、技术跨境流动壁垒。积极推进新兴领域的金融标准和规则制定,在碳交易所建设、碳定价、碳排放核算、ESG评价标准和信息披露、金融数据跨境传输等方面加强国际互动,促进国内外规则协调统一。持续完善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联通各国跨境移动支付系统,提升国际清算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作者 |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研究员 昌忠泽
梅新育:潜在金融风险及其化解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而作为多年来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外贸大国和快速成长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作为2016年世界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当前中国的潜在金融风险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上此前几年的债务快速积累,同样也在于境外金融风险的积累与传导。作为国际投资净头寸逐年递增的净债权国,我们的跨境金融风险越来越多地主要来自境外资产遇险而不是对外偿付危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存在风险的中国境外资产规模尚不能与国内资产规模相提并论,但这并不等于境外资产风险不足以对国内市场整体稳定性构成威胁。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