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如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则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许会回心转意,纷纷效仿中国,共创未来?

发布日期:2022-02-19    浏览次数:3561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来看,中国道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承载着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希望,它不仅以生动的实践驳斥了“历史终结论”,更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是,中国道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仇视和颠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力量对比悬殊等。面对挑战,中国如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梦,则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许会回心转意,纷纷效仿中国,共创未来!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发展道路 共同富裕 中国梦 共创未来
赞同(3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取舍之间2023-02-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来源:人民日报

(0)

郑刚2023-02-10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最具综合意义的表征。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特别需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持续做大财富“蛋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尽管我国已经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但家底并不厚实,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社会结构仍是低收入群体规模偏大的金字塔型结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升级,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特点。以上情况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还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地提升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无疑是基本着力点。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持续做大财富“蛋糕”,为共同富裕奠定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作者:郑功成,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0)

凯凯2022-12-30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2022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大闭幕第二天,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 “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溯千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回首百年,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盼。 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记者陆娅楠 徐隽 刘志强)

(1)

亲切河流2022-11-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努力在推进物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让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比如,《领航》第八集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深刻反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呈现勃勃生机。(作者王克修系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1)

谢少明2022-11-16

“共绘网”现已改版升级,在此恭候您的光临,让我们携手共创未来。

(0)

非凡溪水2022-10-30

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经过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在这种背景下,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第一,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中国是全球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大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所要求的经济体量是更大的,这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讲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里强调要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多劳多得,通过勤劳致富的手段来实现富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机会公平,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公平。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实就是要解决平衡和充分这两大关系。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被写入党章。从这个角度上讲,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实解决的就是“充分的发展”的问题,它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发展,也不只是社会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以邻为壑,更不是只强调中国的发展,而是通过中国的发展来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构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1)

天师2022-10-19

二十大报告五个“必由之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来源 | 北京日报

(1)

春之声2022-07-18

和人们的普遍想法相反,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和平,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战争的规模和犯罪的严重程度都在下降,收入水平的倍增也会让爆发内战的统计学风险降低一半。

(1)

剧灵萱2022-07-12

中国道路具有独特秉性。国家发展走什么样的路,当然可以也应该借鉴他山之石,汲取别国经验,但是必须靠自己走出来,依赖别人的拐杖走不好自己的路。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想仿效西方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模式,以期找到救国救民之路,但都因不符合国情而失败。世界上没有千篇一律的发展道路样式,也不存在普世性的发展道路模本。拥有13亿人口又有着自己悠久历史和独特国情的社会主义中国,决不可能指望别国来教会自己怎么发展。中国道路具有独特秉性,这是中国道路的特色所在。这种独特秉性,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立足中国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中国道路创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创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等。这些创造都是中国道路具有独特秉性的体现。(作者齐卫平,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0)

岳锌开2022-05-20

习近平总书记: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搞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

(0)
1 2 1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