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将“学而优则仕”改为“一技傍身”,则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和实体经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发布日期:2022-09-24    浏览次数:6317

        中国是重视“传统”的国度。在数千年历史演化进程中,许多东西被作为“传统”保留下来,演化为国人文化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而优则仕”作为这样的“传统”之一,既是一种有形的习惯,又是一种无形的信仰。

  

        这种传统支配中国人的生活观念达两千余年而长盛不衰,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我民族社会政治的影响可谓深远且巨大。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使读书人丧失了两个最重要的人格品质:一是读书人的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二是“为学”的形而上学的不懈追求,“学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应有之义成为不可能之事......故而您是否有想过,若将“学而优则仕”改为“一技傍身”,则这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和实体经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公务员少,技工(工程师)与专门(业)人才多,这又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对此,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工业制造水平 实体经济 发达国家 启发
赞同(4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红袖添香2024-05-05

不错不错,太棒了,《共绘网》这本书是引导你进入永生门的一把钥匙,就看你要不要,就看你了。愿你平安![强][强]

(0)

王钦航2023-12-25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政治环境里,知识表面上是政府知识分子(也就是“士”)这个阶层创造的,但应当指出的是,政府从来不是知识的主体。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就没有责任,政府既可以为知识创造有利、有效的环境,也可以阻碍知识的创造。因此,从知识创造者这个主体来反思当代中国的知识悲歌,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要回答“我们的知识创造者干什么去了呢?”这个问题。 一个一般的观察是,在中国社会中,历来就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智于孤”。这里,“争名于朝”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的,“争利于市”是对商人来说的,而“争智于孤”则是对知识人来说的。今天的知识悲歌的根源就在于现代知识人已经失去了“争智于孤”的局面,而纷纷加入了“争名于朝”或者“争利于市”,有些知识人甚至更为嚣张,要名利双收。 争名于朝。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从前是“学而优则仕”,从学的目标就是从官,并且两者没有任何边界。现在从学的目标已经大大超越(至少在理论上说)了从官,并且两者之间有了边界。尽管大多知识人士为官了,但“为官”的心态仍然浓厚,因此还是通过各种变相的手段争名于朝。当然,这背后还是巨大的“利益”。竞相通过和“朝廷”的关联来争名,这个现象随处可见。作者:郑永年

(1)

波涛号2023-03-30

很多年轻人都想考公务员,科技生态能健康吗?

(0)

一杯清茶2023-02-14

像这些,我们都是小时候背来的。再譬如老子的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时节机会来了,环境逼得你去做官,“则驾”,开汽车一样,你就发奋去做事了。“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时机不对,则随遇而安,乐得自在,刚好读书提高修养,做点什么谋生都可以。 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现在,读个书,就想到学哪一科最好,做什么待遇比较高,有前途。这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是教育行为。——《南怀瑾讲演录》

(1)

yftghure2023-01-26

南怀瑾: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0)

雨峰视界2023-01-19

真正的自律就是你的喜欢,当有了目标就会去坚持,会慢慢的变好,在通往目标的路上也会因为自己的坚持和付出得到收获,这就成为了习惯,习惯成自然也会变成自律。

(0)

盛强2022-12-22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例如,企业的改组,就会发生人员的去留问题;国家机关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要转做别的工作,有些人就会有意见,等等。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重温邓小平那篇让中国发生惊天巨变的讲话)

(1)

一马当先2022-12-13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刀锋》

(1)

渔舟唱晚2022-12-06

所谓的浮躁,是有根由的,有一些知识比另一些知识更有用,这就是教育效率论。这种成见不仅侮辱智商,还误导生命的流向。

(0)

雪梨可2022-12-01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技术、专业太重要了。但是今天大家也要知道,但知识、技术的局限性也太大了。

(0)
1 2 3 4 32条信息

さようなら2023-05-17

公务员工资哪里低了?医疗保险和企业是一个标准吗?精神文明奖好几万的发,都不算收入吗?

(0)

一水莲花2023-01-30

公务员gwy砍掉一半,效率会大大提升

(0)

青青子衿2022-11-02

既然爱好社会工作为什么不早早放弃直博考个公务员什么的,即想享受博士学历的就业优势,又不想放弃个人爱好,是应该道歉,白白浪费掉一个珍贵的直博名额

(0)

微风2022-10-27

刚想让儿子考浙大.....一群网友闲的蛋疼,你问他们的工作绝大多数是底层的,真正的中高层谁管你一个人干什么工作的,坐办公室的谁管你干嘛,就一群好事的网友闲的蛋疼看不惯这看不惯那!

(0)

宇宙星辰2022-10-06

博士生考街道办编制挨骂,送外卖也挨骂,博士咋也活不了了。说不出怎么了,反正觉得不大得劲!

(0)

顺其自然2022-10-01

我们是基层体制内工作,一月也区区3000多块钱,如果降薪,还能活吗?上升途径貌似和个人业务能力无关,和钻研如何处好关系有关吧。

(0)
1 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