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政治

“大道至简”,建议将虚无缥缈、冗长与不务实的理论和文章书籍等,丢进历史的垃圾堆或雪藏起来?

发布日期:2024-07-06    浏览次数:1511

        “大道至简”是一个深刻且富有哲理的成语,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宇宙间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简单明了的。五代时期的《还金述》中提到“妙言至径,大道至简”,进一步强调了大道的简洁性。

        我们知道,大道至简并不是指大道本身就是简单的,而是指大道复杂深奥,需要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哲学思辨常常通过简单而精炼的命题或思考方式,体现大道至简的原则。就好比复杂的科学理论背后蕴含着简单的基本规律,科学家们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推断揭示出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例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以简洁的形式揭示了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在社会生活中,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简单直接的待人之道和处事方法往往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并为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因此,有人建议:将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冗长与不务实的理论和书籍文章等,丢进历史的垃圾堆或雪藏、封存起来,以免搞乱人们的思想,浪费社会资源。对此,您是否支持呢?生命赋予了我们光阴,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易逝的韶华于平庸中挥霍?生命赋予了我们理想,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颗年轻气盛的心于消沉中陨落?生命赋予了我们力量,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一腔热血的斗志于怯懦中消磨?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大家积极发声、呐喊!

相关热词搜索:大道至简 理论 文章书 历史
赞同(2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ngyibuth2025-03-17

所有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其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知识来说可能是一种多余,几乎都没有什么价值。既然如此,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去研究社会科学。有时候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在社会科学界之外,那些不研究社会科学的人,反而会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很多的社会科学成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更多的是负担,是多余,是一厢情愿的想象,是自我意淫的技巧,而不是揭示真理和能够擦亮人之生命的知识资源。如果是出于兴趣和爱好研究社会科学倒也无妨。如果以为自己的文字可以揭示真理、支配历史,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基辛格说在哈佛教书的时候,相信世界的进程是由结构和规律支配的,等他进了白宫才发现支配历史的力量来自特定人物的行动。这句话不是随便而言的,一定有其内心深处的反思。这个论断可谓是对学院派釜底抽薪式的蔑视与嘲弄。我猜想,哈佛大学的那些教授们肯定对基辛格恨之入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建军

(0)

瑞祥和2025-03-06

在中国的所谓“知识”体系中,没有“真”“伪”这样的真理性判断,只有“对”“错”这样的价值性判断,依据的标准不是与客观实在是否一致,而是持有这种意见的人的力量的大小,其实是以成败论对错。因而,读中国传统“知识”的古书,越读就越想当官,因为一切发自善良天性的美好理想,都必须借助意志的力量才能实现,而只有当官,即获得权力才能获得支配别人意志的力量。也就是说,这种知识体系本身就不断地从正面和反面复制着“读书做官论”的基因。读西方秉承了苏格拉底传统的书,不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政治、历史,越读越让人超然于人事之外,越读越让人沉溺于对客观真理探索的快乐,进而享受这种真理的客观力量所带来的世俗快乐之中。休闲读品杂志

(0)

揽月2024-12-29

所谓人类的思想,都是概念而已,不是思想。不用再“研究”了,一切古典(文化)学识研究都已观到尽头了,要不科学怎么发展?古代思想在当期时代是适契有真理意义的,但它不可能再在现代充当视野旗帜了!

(0)

树海2024-12-19

对比讲解的很有乐趣,值得品味,取长补短,互为利用好。事情简单了才是好,是真理。复杂了是魔鬼。[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0)

柳下惠2024-12-02

鲁迅: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0)

hjuirtres2024-10-10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哲学的发展问题。哲学在哪个地方发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现代自然科学一直在发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好像不断在加深,我们现在甚至可以看到百亿光年以外的地方,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已经能够直观地看到原子甚至原子以下的结构。我们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了解都加深了,在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我们在一往无前地发展,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回去读老子、孔子、柏拉图?哲学好像没有发展,哲学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 其实,哲学一直以来没有高度上的发展,每一个哲学传统、每一代哲学家的努力都是回归。有人有一种错误印象,以为中国哲学不发展,西方哲学发展了。其实,西方哲学家也都是在回归。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期”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文明的每一步前行,都要在“轴心期”获得重新起步的动力,获得滋养。德国古典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向古希腊哲学的回归,接续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在我看来,当人们开始以哲学的眼光整体地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时候,所达到的哲学洞见的高度就是人类达到的最高的高度。 但是,哲学的回归不是简单回到过去。为什么越晚近出来的哲学越难读?《理想国》再难,你总不会一页纸都看不懂吧?但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你是真有可能一页纸都读不懂,翻译一点错都没有,而且翻译得很好,你就是读不懂。 因为你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体系化的程度和论证的严谨程度在发展。这样的发展实际上是为了说服力的提高。由于时代价值危机不断深化,导致哲学必须提供更强有力的辩护,哲学的说服力要足够强,所以论证实际上是理论获得说服力的方法。只有严谨的论证才能提供足够的理由,才能为你所辩护的价值提供足够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哲学既不发展又在发展。说哲学不发展,是因为根本的哲学洞见上所达到的高度是哲学不断地回归的那个高度;说哲学发展,是因为哲学一直在发展的是哲学的体系化程度、哲学论辩的复杂程度、哲学阐述的严谨程度。洞见始终是那个洞见,是能回到那个高度的洞见,但是在论证表述和体系化的程度上一直在发展,这就是哲学的发展。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0)

彭松2024-08-29

为什么?都发话了,还不给个面子[机智] 我觉得所有复杂的事情,只要从源头最基本的原理回溯,就能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并让多数人明白。读老师这篇,就有这种感觉。

(0)

来自大山2024-08-21

哲学不是玄学,不是形而上学,不是神秘主义。圣人不是耍嘴皮子,不做鬼自然为圣。

(0)

瑞钦2024-08-09

文至简,理至上。至简可观,至上可循。有师诲我,正大光明。

(0)

千里之行2024-08-03

先点赞再看,真精彩。花了半个小时认真阅读,作者牛。[强]

(0)
1 2 16条信息

芳姝2024-07-22

发论文就和商场买菜,用斤称菜一样,便于衡量和比较。这些沉睡的论文,也许交给人工智能读取整合,会不会有惊喜?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