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形成不同的理念。基于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两国人民的消费理念也截然不同,东方内敛含蓄钟情按需消费,西方大胆自由热衷提前消费。
在资本家和政治家联合的宣扬下,西方年轻人提前消费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便是在没有充足资金储蓄的情况下也能坚定地追求所需所用,不可否认,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活力......说白了,实际上购房按揭(抵押)与发放银行信用卡,其目的无非是促使居民消费,即提前拥有一笔贷款收入可购房或购物等,让其为银行打工(付息还本),一旦社会陷入普遍失业,经济萧条衰退,贷款者无力偿还债务,则金融危机也就不远了(不期而至)。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贫穷落后国家,更不适合中国。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在2021年参考价制度出台前,资本家通过雇佣群众演员冒充看房客,甚至发生过1000套房有8000人去看的闹剧,有的资本家连群众演员都不请,赤裸裸地通过战友、七大姑八大姨代持,轻飘飘的搞出持续多年的“”日光盘“”,拿这个抵押道具忽悠Y行。 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时,买得起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资本家在操控中忽视了经济学规律,4万一平时是日光,5万也日光,干脆搞到10万也是日光,13万也日光,甚至26万也日光。赤裸裸地骗Y行。 那边厢,又赤裸裸地忽悠老百姓,一个“”日光小区“”,中介那边马上就有“”业主“”放盘出来了,有的小区周边有五六个中介,甚至同一个中介不到100米还有一家,由于成本的存在,中介一定要有收入进账才行,而中介的收入就来源于房产销售,这就表面一定有房源存在,对应的就是那些“”日光“”都在造假。 深圳是一个年青的城市,人们不会买来三五年内就卖掉,过去深圳每年大概提供5万套新房,而二手房却高达10万套,显然是不符合规律的。资本家在长期的持续性操控成交量的过程中,拿这个抵押道具合法借出了巨额资J,搞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从2014年到2021年,估计真实成交连20%都没有,通过“”日光“”制造紧张稀缺效应,引诱平民百姓赶快买,发展到后来,干脆包装合格的买房人,通过代持,随后又断供或者拍卖等乌七八糟的手段把代持关系终结掉,搞得乌烟瘴气。一副丑陋的掠夺民生的嘴脸就这样公之于众。
2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向国会透露,美国的监管机构正在关注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带来的风险,并警告,其中一家机构可能因为市场的压力而倒闭,她预计商业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将增加银行的压力和财务损失,这也使得美国纽约社区银行继续遭遇猛烈抛售,重启跌势,暴跌6.5%。 而自2月3日出人意料地公布季度净亏损以来,该银行市值缩水已高达66%,并给其它美国地区性银行造成拖累,华尔街再次担忧一场类似去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轰然倒闭后爆发的金融灾难将被点燃,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发酵成为美债危机的黑天鹅事件。这些事态的发展,直接震动了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让他们始料未及,这表明美国的金融系统再次出现了裂缝,更暴露出美国银行在迅速上升的借贷成本面前的脆弱性,并增加了发生广泛信贷事件的可能性。 正在这个节骨眼时刻,美国财长耶伦2月8日在国会听证会上拒绝就提高银行资本要求的提议采取立场,耶伦在回答密苏里州议员的提问时表示,“我的确正担心商业房地产和美国银行业危机这个事情,虽然相信它将会是可控的,但商业房地产问题可能会对一些金融机构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一些银行也可能会因利率上升后贷款风险增加等因素而压力很大”。BWC中文网
中国债务危机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需求不足,一些房地产商流动性困难,甚至出现债务违约,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要逐步化解。未来一年,将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我的总体看法是谨慎乐观的。同时也应看到,既然是危机总有不可预测的一面,而且都有全球外溢性,这需要各国通力合作,防范发生危机。——楼继伟
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坚决做到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建立健全兜底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切实解决监管“宽松软”问题,努力做到监管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让金融监管真正“长牙带刺”。持续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专业性、权威性和透明度。压实监管责任,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加大监管问责力度,强化“对监管的监管”。(来源:求是网)
多项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 配合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金融“组合拳”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附文:快速消除负债,告别经济压力,你也能实现财富自由! 一、负债的困扰。 现代社会,负债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信用卡、房贷、车贷等等,每个月的还款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经济压力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还限制了我们追求更多财富的能力。 二、快速消除负债的方法。 1. 制定还款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还款计划,将各种负债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并设定合理的还款期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财务,有针对性地还清负债。 2. 削减开支。 其次,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开支情况,找出不必要的消费,并尽量削减这些开支。可以考虑从日常的娱乐、饮食、交通等方面入手,精打细算,为还债积攒更多的资金。 3. 增加收入。 除了削减开支,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可以通过兼职、创业或投资等方式来增加收入,从而更快地实现负债的消除。 三、告别经济压力,追求财富自由。 通过快速消除负债,我们可以逐渐告别经济压力,开始追求财富自由。当我们没有了负债的包袱,就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投资、理财,实现财富的增值。同时,财富自由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过上更加舒适、自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结尾: 消除负债,告别经济压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削减开支,增加收入,就一定能够实现财富自由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经济困境,追寻更加自由、幸福的生活吧!
在大数据、大创业、大消费的时代里,你的消费指数决定你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类别。实际消费的类别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按年龄阶段的消费进行一次深度剖析,解析各个阶段年龄的消费思想状态与消费标准。 年龄消费群体如下:A 60后消费群体 。 【思想状态】 经历过国企、集体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户的那个年代,是第一波改革开放和第一批下岗的弄潮儿!早期的商品物质不丰富,生活水准也不高。60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消费标准】 饰品能用就行、食品能吃就中。价格必须是最低的,但最终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造。 揭秘:能消费都不消费。 B 70后消费群体。 【思想状态】改革开放物资越来越丰富,生活状态走向富裕。无论上大学与不上大学就业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工作不顺心可以直接放弃进入市场操作各色生意,有赔的也有赚的,总之苦也吃了福也享了。 【消费标准】 饰品要漂亮的、食品要质量的。价格合适就可以消费,只买最适合的。 揭秘:只消费适合的。 C 80后群体 。 【思想状态】 80后大部分大学毕业之后都留在了大学时期的所在城市。他们的生存法则是必须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就创业开公司。思想前卫、追求品牌,生活社交化,同时还要追求生活质量。 【消费标准】 饰品要品牌的、食品要品牌的。价格第二,品牌第一。 揭秘:必须消费品牌。 D 90后消费群体。 【思想状态】 从幼儿园到大学,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方位托管的一支优质基金。他们的朋友圈从来不谈朝鲜战争和文化大革命,对他们这一代人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说有印象也没感觉。这一代人是中国网络游戏的先驱者和承载者(当下对游戏并没放弃),他们的性格就象游戏里的神奇人物一样个性化极为鲜明而另类和睿智。 【消费标准】 饰品要喜欢的、食品要喜欢的。个性第一,价格第二。 揭秘:个性化消费。 综上所述,消费类别有N多种。此次只以年龄划分做一次消费群体的解剖分析,希望通过与移动客户端的交流,在消费群体的分析里,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个全新的思考视野与开拓渠道。 笔者说:消费能力映射你当前的资本,你当前的资本决定你的消费能力。
货币的反向湮灭。房地产这些年创造了无数的货币,这个不多说了,这玩意不是啥蓄水池,就是个纯纯的超级印钞机。而且这种印钞有"单向性"。房价上升的时候,大家都眼红资产升值,发了疯一样凑钱买房,每次购买,都从银行贷出来更多的钱,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所以经济烈火烹油。但是这玩意是有尽头的,你不可能一直涨下去,迟早有一天到达边界,到时候大家意识到房地产可能今后不涨了,也就不买了,等着呗。然后市场上的资金存量开始掉头向下。于是社会上的货币开始大规模缩水,这种缩水可能是房奴们把贷款还了,也可能是高价买了房,如今扛不住房贷,决定把房低价卖了。总之大家不借钱了,市场上的货币少了。这种"钱少了"有很多种表述,比如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也好,无债一身轻也罢,反正是市面上的钱变少了。形成了一个下行循环。而且跟上文说到的"货币扩张周期大家预期好一样",货币收缩周期里大家的预期也不行。当时觉得等工资涨了,现在借再多的钱也能还上。如今大家的心态是赶紧还了,等到赚不到这么多钱的时候就惨了......(九边)
那些超级规模的债务,催生出了史无前例巨大无比的房地产关联产业,那些产业如今都处在产能极度过剩状态。如果继续救房地产,那些企业自然能苟活一段时间,但是等到救完又活不下去了,如今不可能有2016年那么大规模的需求支撑着房地产了。反正整个产业大规模去产能是迟早的事。 比如这两天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写的是一个45岁的中年人找工作经历。这人之前就是做家具的,十年前年薪八十万,但是从2017年房地产大潮开始走低之后,家具行业越来越惨,到最后终于做不下去了。如今去应聘肯德基、必胜客、宜家、星巴克兼职,结果都失败了。 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行业从稀缺走向极度过剩,最后从业者连口汤也喝不到。如果国家再来一波刺激,让房地产重演2016年的那种情况,可能地产相关从业者又能过把瘾,然后呢?很快又没生意了,因为产能过剩这事根本解决不了,从业者还是得改行,可能只是把改行时间从45岁改成了47岁,啥都没变。(九边)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