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引下,国家财政对科研的投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促进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但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热议。
关于科研经费滥用的事件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一边是科研人员为合理使用经费身心俱疲,一边又有科研人员滥用经费肆无忌惮。“科研泡沫”必须挤干,方能使科研经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不仅使激励科研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使科研人员合法取得收益,而且要将科研经费管理重点从过程转向结果,注重项目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加强对科研成果达标性和资金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到奖惩并重,既激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又规范其行为。您说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科研有机体(科研院所)普遍“超重”,内部组织涣散,缺乏创新活力。 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等指标,已经成为研究院所、大学及其院系争取资源的权利和工具,领导的政绩观也调整到人才、论文、资源、机构扩大的方向,导致项目、投资、机构饥饿症,许多单位不断扩大原有机构的规模,持续增加职工人数。科研有机体“超重”已相当普遍。 论文造就了大批具有光环头衔的人才,他们由此获得相应的荣誉及地位。自然就可获得对多种资源的支配力即权力。这些人才间只有竞争,难以合作,大都寻求自立门户。 一些大学及院所内小机构林立,各自为政。三人一“中心”,五人一“学院”。院长、主任“满天飞”。这样组织起来的团队,经常处于变动改组中,形不成人才结构合理的梯队。 科研中大多只有“一言堂”,难有学术民主。只有工作布置,没有大家密切合作,很难有学术思想的碰撞。而没有学术思想的碰撞,何能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呢? 媒体上还有人评价,在大学和科研单位,“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很多经费被“老板”层层包工。搞不到项目和钱,科研水平再高也是白搭。这种“金权势力”大约已经产生了。 一些团队没有了辅助工作人员,全是“精英”或教授,诸多的次要工作或辅助性工作没人干。在曾经的年代里,经常讲那些无名工匠们的贡献,现在再没有人讲了。这些不是在实际科研活动与合作中磨合、凝练而形成的研究集体,何来很强的创新能力?(作者: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
1
共3条信息 |
1
共1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