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据造假、论文抄袭、搭车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有增无减,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前不久,英国一家大型医学学术机构宣布撤销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来自中国。此事在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严重损害了我国科学家的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形象。科学本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相的神圣事业,然而,屡禁不止、五花八门的学术不端行为,还衍生出购买者、中介、枪手、出版机构等一条龙的“产业链”,不仅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还败坏了学术空气、混淆了是非曲直、侵蚀了科技大厦的根基,严重阻碍了科技队伍的健康成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何有效遏制学术不端泛滥,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比如学术腐败。所谓学术腐败是指利用权力、金钱、社会地位去谋取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今天研究生抄袭别人的文章,老师为了职称将别人的文章改一改又发表,当然应该批评和制止
黄飞若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术不端 应继续查清: 1. 黄飞若是否存在骗取国家科研基金的行为 2. 黄飞若是否存在威逼学生篡改实验成果、编造虚假数据等行为 3. 如何妥善安排这十一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后续学业问题 [发怒]
陈春花危机事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哀,更是中国管理学界的一场灾难。一个标杆性管理学者从神坛倒下,彻底改变了中国企业界和中国管理学术界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以前的貌合神离,变成了现在的蔑视和无视。以后,中国管理学界谁再想去华为参访,并且与任正非先生座谈,我估计再也没有可能了——华为这扇门算彻底关上了。 中国管理学界缺乏自律精神和真正的学术态度,要么蝇营狗苟,埋头课题论文和职称,要么靠一知半解的过度诠释,行走江湖忽悠听众,陈春花教授危机事件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的被动反击,是一记重拳,一记响亮的耳光。 如果中国管理学界对此有深刻反思和惊醒,出台一个《中国管理学者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规范》,并且认真践行,这个危机事件或许会改善中国管理学界的大环境。但是,我担心的是,过不了多久,当这个危机事件烟消云散之后,大家只是在微信私信里窃窃私语,或者酒席之间哄堂大笑一番,然后,“马照跑,舞照跳”,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管理学界就彻底没救了。(赵向阳博士)
在2月15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211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联名发布《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公约》倡议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破除“圈子”文化和利益纽带,加强行为自律,抵制各种人情稿、关系稿,确保出版过程客观公正,确保论文发表真实可靠,保障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约》呼吁广大科研人员遵守科研活动规范,认真保存实验数据,保证实验可复制可查证,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坚守学术诚信,抵制各类型学术不端。 《公约》强调,要恪守出版伦理道德,确保论文撰写诚信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不通过第三方购买、代写、代投论文,以及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不在无实质学术贡献的论文中“挂名”,不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友情互引用、合作互引用、审稿拉引用等情形,坚决抵制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公约》旨在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自律功能,对于学术论文发表中的一些新问题强化共识规范,引导科技工作者和期刊从业人员共同抵制学术不当行为,维护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在中国,到底什么是学术道德?什么是学术不端?饶毅一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按国际学术行业的通行规则来:学术论文立论的核心实验数据,应该是可重复的;其他同行如果都重复不出来有权进行质疑,而原作者则有责任亲自或委托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进行重复实验来自证清白。几百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之间的论争都是这么解决的:不要辩经,拿实验数据说话。能重复的才叫科学,不能重复的那叫玄学。而这次这场论争的另外一方,显然对于“学术道德”这个词有着另外一种理解。在他们的眼里,在中国应该有另外一套“学术道德”的标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点:1 、公开发表论文里的实验数据,世界上其他人都重复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可验证性并不一定可靠”;2、在论文中使用PS过的图片,只是“图片误用”,而不能算是学术不端;3 、举报别人学术不端时,举报人有责任提供“学术造假的实质性证据”,而不能仅靠几张图片被PS过,某个实验数据完全无法重复就发出质疑,否则就是污蔑诽谤。(至少对于一定级别以上的学界大佬是如此)。4 、“真要举报,也要分清楚向谁举报”,既然某部某院某委认定了不是学术不端,别人再怎么说就都没用了,洗洗睡吧。5、 饶毅说:“谬误不会因为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这种狂言就是目无尊长的表现;,必须严惩以儆效尤;持这种观点一方的核心人物,就在某院负责全国学术界的道德建设工作,因此他们的立场就显得尤为关键。韩国的黄禹锡,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中国的韩春雨,看到这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道德标准,都激动的热泪盈眶,不禁疯狂点赞。在这样的标准下,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学术才俊,完全没有被认定为学术不端的可能。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上一位坚持世界学术通行规则不适用于本国,自己另外提出一套标准的,是苏联科学院院士李森科。李森科权势最盛的50年代,不只是苏联,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当时的中国,如果有人胆敢提出和他不同的学术见解,都会遭到严厉地批判。托他老人家的福,苏联的生物学、遗传学发展被耽误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最终解体都没改变该领域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局面。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停滞,也严重影响了苏联农业的发展,苏联出口石油换来的外汇,不得不大部分都花在了进口粮食,喂饱2亿苏联人的肚子上。侯兴宇处长提出:“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 而他本人几个月前发表的文章当中则写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点是“筑基”,其核心是负责任的研究。诚信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没有诚信,科学的结果就会偏离客观事实,变成镜花水月、最终贻害社会。诚信也就是国际同行讲的负责任研究,做不到负责任、客观、真实、可重复再现的研究,就会变成瞎猜、冥想、不可验证的玄学。”(作者:陈大夫)
1
共6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