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科技人员创业有利于“智造”?

发布日期:2015-11-06    浏览次数:6348

  

       目前国家和各省政府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并且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加有力地推动国家科技经济的发展,各地还深入调查研究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便于制订更加具体和有效的鼓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那为什么国家要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呢?俗话说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十分重视加速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科技的“智造”,国家与各省政府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科技人员(下海)创业有利于“智造”?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热词搜索:科技 下海 创业 智造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88)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青衫磊落2024-05-22

逆风中,坚持我所相信的。 主持人:您曾说要做最好的,要成为后来获得投资、做同样事情的89家公司中最优秀的。当公司的资金仅够维持6到9个月时,您意识到最初的愿景行不通。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您如何决定下一步来挽救公司呢? 黄仁勋:我们创立了「加速计算」(NVIDIA)公司。问题是,它用来做什么?它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也是红杉投资的项目。我们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首个重点应用领域是3D图形。技术将是3D图形,而具体应用程序将是电子游戏。 当时,廉价的3D图形技术是不可能做到的。硅谷图形芯片产品要上百万美元,做廉价版本很难。而电子游戏市场当时的价值是零美元、不存在。你有一项难以商品化的技术,瞄准了一个尚未存在的市场。这个交集就是我们公司的创立点。 我还记得当我完成展示后,Don说了句话,当时很有道理,今天听来也是:「初创公司不该投资初创公司或者跟初创公司合作。」 他的观点是,为了让NVIDIA成功,我们需要另一家初创公司也取得成功,就是Electronic Arts。那家公司的CTO只有14岁,得由他妈妈开车送他上班。他想提醒我,这就是我要依靠的人。他说:「你要是赔了我的钱,我杀了你。」这就是我对第一次会议的回忆。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创造了点东西。接下来几年我们着手去开拓市场,为PC创造游戏市场。这花了很多时间,我们直到今天还在耕耘这块领域。 我们意识到,为了把百万美元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商品化,使其适配进入售价300美元、400美元、500美元范围的电脑,你不仅要创造新技术,还得发明新的计算图形处理方式。同时你还需要去开拓全新的市场。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新技术、新市场。这种「创造技术、开拓市场」的理念定义了我们公司。我们做的几乎每件事情都是创造技术、创造市场。 这就是人们说的「生态链」的本质。过去30年里,NVIDIA的核心领悟就在于:为了让别人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必须亲手开拓这个新市场。 这就是为何我们很早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深度学习,以及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前沿,包括计算药物设计和发现。我们在创造技术的同时致力于开拓所有这些不同领域的市场。 接下来我们步入正轨,然后微软推出了 Direct 3D 的标准。这催生了成百上千家公司。几年后我们发现自己在跟几乎所有人竞争。我们赖以创立公司、开拓消费级 3D 图形的那项发明技术,居然跟 Direct 3D 标准不兼容。 我们创立公司,想把百万美元的发明技术商品化,但很快发现与新的标准不兼容。我们不得不更改赛道,否则就只能倒闭。但我们不知道如何按照微软的方式来构建它。 我还记得那次会议上的讨论:我们现在有89个竞争对手,我们知道之前的方式不对,但我们不知道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幸运的是我又看到一家书店Fries Electronics。我不知道它现在还在不在。有个周末我带女儿 Madison 去书店,然后就看到了这本书 OpenGL手册,定义了硅谷图形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方式。一本 68 美元,我买了三本。 我把书带回办公室,对大家说:「我找到了咱们的未来。」我把三本书分发下去传阅,中间有大幅的折叠插页,这个插页就是OpenGL流水线计算机图形处理流水线。我把它交给了与我共同创办公司的那些天才手中。 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了OpenGL流水线,构建出了世界从未见过的东西。其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对我们公司来说,那一刻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即使对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也能成功创造出未来。 现在这就是我对任何事情的态度。当有人跟我说我没听过的事情,或者听说过但不懂原理,我的想法总是:能有多难呢?可能看本书就搞定了,可能找一篇论文就能搞清楚原理。 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论文,这是真的。当然,你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指望会有不同的结果。 但你可以了解某件事情的实现原理,然后回归问题的本质,扪心自问:基于现有的条件、动机、手段和工具,以及一切如今的变革,我会怎么去重做这件事?我会如何重新发明它?我会如何设计它? 如果今天造一辆车,我会沿用过去的方式吗?如果今天让我创造一台计算机,我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如果今天让我来编写软件呢? 这么想有道理吗?即使是今天的公司,我也经常回归本质,从头思考。这是因为世界已经变了。 过去编写软件的方式是单一的,是为超级计算机设计的,但现在软件架构已经解耦等等。我们今天思考软件、计算机的方式一直在改变。经常促使公司和自己回归问题本质,会创造出大量的机会。黄仁勋

(1)

灵小丽2022-08-30

发现事情背后的力量。多数人看事只看表象不想成因。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成因就是具有特殊素质、以特殊方式工作的特殊人群。对人作出调整就会改变事情的发展过程,如果把创造者换成非创造者,整个事情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那么,哪些特质的创业者、企业家更容易成呢?我觉得: 第一,他特别纯粹。 哪些人不适合创业、不适合经营企业呢,就是动机不纯。 什么叫不纯?如果他奔着赚钱的目的去,我觉得就不纯。 这好像挺讽刺的,我们做商业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我始终认为,赚钱是副产品。如果你把上市、赚钱当成核心目的,而看不到你的激情真正承载的深度,那你肯定最后既上不了市,也赚不到大钱,一定是这样。 所以,我一看有些创业者、企业家,上来就说想要现金流,几年融多少轮,成长多少,哪年想上市,这哪是你能决定的? 你唯一能决定的,就是能把这个东西做优秀,让市场来评估你够不够格。 纯粹,我指的不是道德方面的纯粹,而是他对进入的领域充满了全部的激情。 换句话说,在他的世界里,如果不去做这样一件事,他甚至会觉得生活的意义就丧失了。 这样的人往往出发的时候,想的是非常长远、有深度和持久的。这样长久、大尺度、丰厚的思考,会有效抵挡市场、金融这些周期性的波动所带来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挑战。 所以,我指导时要看这个人有多纯粹,要帮助他剔除很多非事业本身的欲望包装在他的项目里。 第二,这个人骨子里必须是充满好奇和学习能力的。 再聪明的人,当他进入市场,面向未来的时候,各种复杂的因素都会让他对当初想象的、可能很清晰的事情,产生疑虑和困惑。 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割舍和放弃某些东西的气魄和胆量。 换句话说,他必须有在某些阶段做出转型、甚至彻底转型的魄力,才能让企业活下去。 这些全靠非常快速的学习能力和迭代能力,让他对市场、对未来、对整个行业生态和商业生态有敏锐的判断。 这个时代大家的想法变化太快了,有的人可能只做了一两年发现跟当初想的不一样,就转变赛道了。所以,长期主义和耐心对创业者、企业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尤其作为天使投资,他们投最早的创业阶段,等到他阶段性成功,如果把 IPO 作为成功的一个节点,那可能就几年了,短了也得五六年。 这期间社会在变、世界在变、市场在变,他怎么能够跨越所有的这种周期,而且非常顽强地来体现他清晰的发展周期,其实与他如何抗衡现实中的时间观有关系。 现代社会大家都在碎片化、原子化,换句话说,获取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窄、越来越小,大家看到的东西就那么大点儿了,很少有人再关注宏观了。这就是大家焦虑和浮躁的根本,也是社会的一种现实。 因此,我们更想帮助的是能够抗衡这样时间观的创始人,他会把时间观扩大,看的宽度和广度和别人不同。 只有看宽、看广,当这些小周期浮现的时候,它才会只是一个涟漪,而不是一个巨浪,把他梦想的船掀翻。 像完美日记创始人黄锦峰, 2017年创业做完美日记这个品牌,起来的非常快。因为他当时毕业后,到御泥坊母公司一直做到副总裁,通过几年这样的一种历练,把美妆、护肤整个产业链环节搞得非常熟练和清楚,所以一出手,加上很好的策划,创业很快就成功了。 像这样的创业者,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哲学、有价值观,所以他们一旦出手,再加上耐心,最后交出的成绩是非常非常令人自豪的。 第三,要凝聚人。 如果他的创业,连第二号人物都没拉来,那说明他的梦想还不太有说服力。 至少应该有两三个跟他旗鼓相当的人,愿意跟他在几乎没有薪水的状态下,挥洒青春,搏一场似乎是梦境一样的东西。 这样他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因为说明他想法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和他至少同样优秀的人的初步认可。如果只是一个人,我会很担心将来他能不能驾驭公司的发展。(包思成)

(0)

启涛2021-09-06

据不完全统计,科学家创业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例如: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参与创建了诺诚健华,这是一家专门研制抗癌药的生物医药公司,核心产品为治疗淋巴肿瘤和白血病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于2020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贾佳亚,创办思谋科技,以视觉检测为切入点,打造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已落地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和精密光学等多个智能工业场景,最近刚刚完成B轮融资;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天石成立的寒武纪,致力于研发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芯片,2020年7月,其成为“AI芯片第一股”;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多媒体中心主任、电子信息所副所长周曦,创办了云从科技,产品主要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安防、出行、商业等领域,2020年12月科创板上市; AI、3D感知技术方案提供商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曾在麻省理工学院SMART研究中心3D光学系统组任职,这家支付宝“刷脸支付”背后的公司,正在冲刺科创板;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是机器学习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凯,深耕智能驾驶芯片领域,有媒体报道称,其最快今年年底上市; 曾任复旦大学教授的陈博,先后创建武汉华鑫康源、君实生物和康诺亚生物,均从事免疫及肿瘤方面的创新药研发,君实生物、康诺亚生物已经先后登陆科创板、港交所; ......不难发现,这些拥抱产业的科学家,也在资本热捧中一路壮大,前赴后继上市。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有215家科创类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达到3.49万亿元。仅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就有86家企业上市,占同期A股上市企业的35%。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构我国经济结构。(作 者丨周瑞华)

(0)

棒棒糖2021-01-03

每一个进步和成就,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和流过的眼泪。很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嫌麻烦、被生活推着走的人,很可能错过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我们想要的生活,得亲自努力才能实现。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