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迁徙历史如同无数条交错的大河,从一处涌出、奔腾,然后在某一处汇聚、分叉,蔓延逶迤成支流、沟渠,乃至溪涧。在气候、河流、土地、历史、财富以及各种偶然命运的驱赶下,中国人远逃荒野,然后让荒野成为故乡。
改革开放后,1970—1990年中国人开始向地、市、县迁徙,为的是不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1990—2010年中国人的生活逐步稳定,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前程开始向三、四、五线城市迁徙;而在2010—2030年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起点,开始慢慢向一、二线城市移居,更有甚者定居国外。《共绘网》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往一、二线城市和国外迁徙。这个分析判断准确吗?您认为呢?请献出您的智慧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你催我生娃,我“绑”你带娃。此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有43%的老人的流动原因都是照顾晚辈的,大约有774万人。 更有调查显示,在中国,老年人抑郁发病率达到6%-29.4%,成为仅次于老年痴呆症的第二大精神障碍。《钱江晚报》也曾报道过一位杭州的老漂母亲,就因为儿子的一句“是不是忘记给孩子喝板蓝根了”,陷入了深深地自责,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最后发展成了抑郁症。怕自己帮不上忙,更怕自己帮了倒忙。老漂们面对的压力绝不亚于在职场上厮杀的儿女。 他们面对的困难,不仅是水土不服、也不仅是孤独无助,而是更加残酷的“心灵空巢”。 这是个追梦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城市安了家、生了子,也带来了他们的老一辈。 伴随着抢人大战的一波波升级,这些老漂父母们也将会越来越多。 除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儿女的孝心,老漂群体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已经或多或少的成为了一些人的“负累”,更是无数老人“老来漂泊”的情由。 他们放弃了自己本该如约而至的晚年生活,迁徙到另一个庞大的陌生城市,为各自的家庭燃烧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但他们的内心,依然需要我们的关注。作者 | 咕咕
1
共1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