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新中国第一个百年(1950-2050)的发展历程和目标

发布日期:2016-05-11    浏览次数:9442

  

         第一阶段1950-1979年依靠“农业+手工业”解决了自给自足和温饱等问题。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和最紧迫的任务。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用了三年时间,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国又不失时机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有者。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和新生活的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经济以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速度发展。          

  

         第二阶段1980-2009年依靠“世界工厂+人口红利+城镇化”完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79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上升,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人口大国的优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给各种国外品牌源源不断地制造出产品、机器和设备,“Made in China”迅速遍及全球,为国人自傲。从1980年开始,中国持续享受了三十多年的人口红利,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通过“世界工厂+人口红利+城镇化”,中国正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三阶段2010-2050年依靠“[人(出境游)+财(人民币国际化)+物(高铁等)]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世界(发展)。  
         在新时代的形势下,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必须寻求新途径的发展—— 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是指人财物要走出去,经济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出境游成为我国国民的热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势头良好,朝着世界货币而努力。据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M2)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著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的阶段。从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的770公里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站,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新的发展。此外,我国首倡“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相信在“人财物”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带领下,中国势必能走出一条黄金大道,引领世界发展。您赞同《共绘网》的分析判断吗?这是一个世界命题,也许您有不同想法,但请赶快说出来吧!世界希望听到您的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发展 目标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87)  |  中立(1)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郭景耀2024-12-19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以来,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走过了75年光辉历程。 75年来,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中国站起来了;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中国富起来了;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奋斗中,中国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这段奋斗历程,有许多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你读书”精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追梦》一书中的部分篇章,与各位读者共同回顾中华民族追梦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伟大变革,感受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和历史性成就。

(0)

淡泊的疏影2023-02-15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阔步前进!来源:人民日报

(0)

风流今朝2022-10-18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1)

祈翠迎祥2022-07-15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1)

同辉2022-01-04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0)

刘蓝天2021-12-03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0)

vftfds2021-11-07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付出了不懈奋斗,作出了种种牺牲,进行了一系列伟大创造和实践,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百年来,尽管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不改,一直致力和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主动回应时代之问,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并在解决主要矛盾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判出发,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避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灵活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克敌制胜,最终迎来了开国大典的光辉时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赎买等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矛盾作出明确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紧紧围绕这一矛盾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动员了各个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等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作者:李传兵)

(0)

周星全2021-10-10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版图,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1)

顺意2021-07-03

习近平:同志们、朋友们!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0)

湘妃竹2021-06-22

永远怀念毛主席,不忘他老人家对祖国的贡献、对人民的恩德!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我们对毛主席的感情最深!永远感恩伟大领袖毛主席!!!

(0)
1 2 1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