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到互联网畅通的现代,人类文明有了质的进步。生活在当代,我们固然是幸福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出行交通四通八达、互联网如火如荼,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早已远去,精神食粮才是当代人的追求。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在人类社会发展光鲜亮丽的背后,更多的问题不为人类所重视。耸立的高楼造成了今日的房价高企和植被破坏。因为不完善的规划,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也存在不少问题。互联网就更是一把双刃剑,快速传播消息的同时也激发了四处横行的谣言、假货。在环境方面,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将更加严峻,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大气污染等,每一样都足以毁灭地球。我们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欢呼雀跃,但也要停下脚步思考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整个人类是否应停顿下来思考未来?您说是吗?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网民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中国和世界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这个世间最大的一个能力就是: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人都自以为是的,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但是我们眼睛所见的往往只是某一刻或某个时段的现象,人就将这样的现象当成是事实,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才会不断起争执、生是非、造诸罪业的根本,也是遭受各种痛苦的根本。 《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象,则见如来。意思是我们所有直接看到的,都是假象,如果能穿透这些表象直接看到其本质,就见如来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事洞察入微,对自己的行为却视而不见,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却唯独难以看清自己,所以须“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以人为镜,以照见自己的的内心,这面镜子就是“反观自照的能力”。 古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回首,一个顿悟。(作者:水木然)
阅读可以引导人们的精神进步,但书市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就如同七纵八横的羊肠小道,它告诉我们——错误的路径竟是如此之多。面对这些毫无头绪的读物,我们也会像杨朱哭歧路那样感到迷茫。要想分辨道路,我们常常沿用前人的判断,也就是阅读经典。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独立思考,挑选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发。 读书是必要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停滞不动、难以进展时,才去阅读书籍,避免“思而不学则殆”的苦恼。当我们的思维劳累,想要休息时,可以读书,这时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替代思考的方式,为精神获得思考的材料。即使是才思敏捷的人,也做不到每天强迫自己思考6小时,而且这种做法是愚蠢的。叔本华说:“思想也同人一样,它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产生,我们必须等待它们的出现。”
1
共5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