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男人和女人的生活,他们所建立的关系及工作都发生了戏剧性改变,但对工作家庭领域的研究存在过分强调角色冲突的负面作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缺陷。为适应实践需要,从男女多重角色相互促进的角度来探讨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更加顺应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潮流。在你看来,男人和女人在现代社会,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老实说,我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些破裂家庭关系的影响,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往昔历次运动的洗礼并没有在中年以上人群中的心理上真正平息。(文/王朔)
在中国的观念里,男女在工作和生理,社会角色上都是不平等的,如果问女性是不是后悔嫁给老公,估计90%以上都是后悔。如果夫妻两个人不能一起成长,一起包容,一起面对问题,剩下的只剩鸡毛蒜皮的事情,只会互相厌恶,然后离婚收场,就算再婚,同样的事情还会再上演一遍。如果只看对方的缺点,只看自己的付出,那还是单身不要结婚好了。
我们支持的, 向来不是男女权的对立, 我们向往和平, 渴望平等, 我们不愿这个世界上存在如此繁多的主义, peace and love , 人人心之所向,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己所能维护这份和平…
宗希:曾经看过一部影片。乱世之时,一队烧杀抢掠的士兵,遇上了一对母女。几个士兵看见了年轻漂亮的女孩,就笑嘻嘻的上前调戏。女孩被吓得不敢出声,躲在瘦小的母亲身后。母亲用身体挡住几个士兵,一边哀求:“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 几个凶狠的士兵,当然不会把她放在眼里,用枪指着她,要她走开。那位母亲继续哀求:“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一个士兵一把抓住她瘦小的身子,就推倒在地。 见瘦小的妇人倒在了地上,几个士兵一边狂笑,一边上去撕扯女孩的衣服。女孩发出绝望的哭喊:“妈妈,妈妈,救我,救我......”妇人又从地上爬了起来,死死与几个士兵拉扯,继续哀求:“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你们要做什么,就对我做吧...... 一士兵怒了,又一把抓住她,恶狠狠地抽了几个耳光,又把她推倒在地,端着枪指着她,威胁着再阻拦就要毙了她。女孩大声哭喊:“别杀我妈妈,别杀我妈妈……”饿狼一般的士兵一面撕扯着女孩的衣服,一面狂笑:“你乖乖的听话,就不会杀她。”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比父母更痛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会比父母更可怜自己的孩子,如是自己的孩子要遭受巨大的凌辱,生命的威胁,那比凌辱自己,取了自己的性命还要难受,还要痛苦,还要愤怒,还要仇恨。眼见着女儿就要遭受巨大的凌辱和生命威胁,看着女儿绝望的哭喊,那种内心的愤怒和仇恨已然无法形容。 这时,只见那位母亲的嘴里忽然发出一种奇怪的叫声,就像捕食的猎豹一般从地上跳了起来,又向几个士兵猛扑了过去,瘦小的身子,也不知从哪里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惊人力量,几次把几个如野兽一般壮实的士兵从女儿身上拉开,扑倒在地上。 她已经不顾性命,她骇人地吼叫,恶狠狠的眼睛,血红血红,已然发了狂。几个平时惯常烧杀抢掠的士兵,瞪大着眼睛,望着这个头发蓬乱,眼睛血红,嘴里发出怪叫声的妇人,忽然像是遇上了比老虎和狮子还要凶猛许多的动物,眼里充满了惊恐,端着枪望着她一步一步的往后退…… 妇人血红的眼睛就像仇恨的利剑,恶狠狠刺向几个士兵,嘴里发出咆哮:“你们这些饿狼、禽兽,难道你们就没有儿女,难道你们就没有父母......” 这虽然是影片之中的情节,却也是现实的映照,无与伦比的天性之爱,无可阻挡,也是伟大的力量之源。而于日常之中,无数的父母们,默默地承担着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都是源于真爱,源于真情,源于责任,源于担当。如是对于自己的孩子都缺乏责任和担当,于其他,则更无责任和担当。如是缺失了真情和真爱,也就缺失了一种伟大的力量的来源。 真正的勇,源于光明,源于智慧,源于良知,源于真情,源于真爱,源于责任、源于担当、是高贵品质的组成。真正勇敢的人,是最高贵的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开老师。 “双减”之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请善待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请理解与善待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他们顶着风险去管教,不辞劳苦地鞭策,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难以估量,值得我们的理解与尊重。 ?请尽力配合好老师的工作。 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支持学校的工作。 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请担负起家校共育的责任。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位一体。 老师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受益的就是孩子。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守职责、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拥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家长。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接力中,一步步摆渡到真正的人生高地。
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我想说的另外一个命题就是,在整体改善教育生态的过程中,家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现在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异常“亲密”,学校用微信群等,时时刻刻跟家长联系。很多微信群成为家长的马屁群,天天向老师谄媚。老师说“下课了”,家长就说“老师你辛苦了”……一个家长“献花”,另外一个家长也得献,最后弄成一个群的家长都在“献花”,因为家长都怕万一没献,别人献了,自己的孩子又吃亏了。这种家校关系是非常扭曲的。现在的“家校通”、微信群,教师也在利用这种通讯工具制造焦虑,无时无刻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今天某某同学又得了一个什么优,得了一个“小红花”,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得“小红花”的家长自己掂量掂量。老师都在制造焦虑,这种现象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时代,如何构建和保持一个恰当的家校关系,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觉得,我们现在没有多少人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家校关系到什么程度是恰当的、合适的。我问过一个台湾地区的老师,这位老师说:“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教师是专业的工作,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插话的;我们这些活动也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按照我们的准则来做。”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是有隔离的,不应该时时刻刻、无时不在地紧密联系。这位台湾的老师说:我们有事情会给家长发通知,什么时候开家长会发一个通知,仅此而已,不需要时时刻刻跟家长打交道,否则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干扰。学校把教师的责任转移给家长、让家长当助教,那么学校方面是有很大问题的。最近,国家的文件里对这条也限制得非常严: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因为在教育理论当中,三种不同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场所或者边界。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并不是帮助学校提分或者帮助老师改作业,完全不是这个功能,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发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禀赋、特长、兴趣、爱好,然后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为什么美国学校下午下课时间很早,一点半左右就下课?有一个美国的老师说:我们必须给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不能让学校教育把学生的时间都占了,因为学校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特殊关注,这是家庭的责任。家长面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就应该完成家庭教育的使命,发现这个孩子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作者: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
1
共9条信息 |
1
共1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