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消费拉动经济,但会透支吗?会发生金融海啸吗?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6696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4.6%,这也就意味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首要功臣。

        在出口受阻、投资遇到瓶颈的背景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发酵,线上消费逐渐有超过线下消费的趋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完成,提高了消费的欲望,促进了消费结果的产生。正所谓居安思危,虽然消费对拉动一国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消费总会有透支的一天,金融海啸会发生吗?您如何理解消费拉动经济这句话,您认为过度消费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消费 经济 透支 金融 海啸
赞同(2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岁月如歌2023-12-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首次系统阐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涵,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宏阔战略视野和深邃历史洞察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使命担当,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来源:求是网)

(0)

大鹏2023-08-05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复苏进程?二季度6.3%的增速,有说法是略低于预期,您如何看待? 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整体看上半年经济恢复进程,我国经济增速达到5.5%,高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左右目标增速,上半年经济总体向好,这点应该是肯定的。 今年以来,不少国际组织都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是5.2%,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预测将增长5.4%。从这个角度来讲,二季度6.3%的增速及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并不低于市场预期,反而是总体高于市场预期。

(0)

cgdtrs2023-03-13

黄金时代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表现在两方面:生产领域中人均资本存量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分配领域中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同步增长。这一模式保障了投资与消费间的良性循环,也通过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保证了利润率的稳定。但新自由主义时期,维持这种模式的结构-体制条件遭到了破坏,随着工会力量瓦解,社会福利被大幅削减,资本重塑了对劳动的权威,将大多数工人都置于过度剥削的状态。 这种做法尽管通过压制工资份额促进了利润率的回升,但却使剩余价值的实现更加困难,同时由于基本创新(形成新部门的产品创新)不足,第一部类在知识存量与有机构成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达不到一个合意增长率,也难以进行单独积累(见上文),于是资本大量进入金融领域空转,最终反而加剧了增长停滞与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不断地压制工资份额与工人力量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甚至也是不利于资本积累的,而如果通过立法提高最低工资保障、规范劳动合同、完善社会保障、允许工人集体行动等方式构建“合作型”劳资关系,这不但有利于技术创新,也会实现生产率与实际工资率间的良性循环。讽刺的是,某些经济体中的制度形式并非为了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首先是为维护特定的阶级统治而服务,为此可以牺牲积累率。 有人认为,在新自由主义时代,利益集团绑架了公共决策部门。笔者不能赞同这种说法,公共决策部门从来都代表的是社会化了的统治阶级私人利益,而非大众利益,这一点古已有之。新自由主义时代的显著特征不如说是统治阶级的短期利益普遍压倒了长期利益。这种利润私人占有、成本社会承担的政策导向往往被称为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其实质是牺牲广大民众的利益来补偿一小撮特权群体。例如,次贷危机时,美国政府首先选择救助那些“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但政府债务水平与财政赤字也飙升至战后最高水平。而危机过后,政府则通过缩减社会福利、提高个税、延迟退休等方法降低预算和债务,这实际上是把危机造成的损失转嫁到劳工阶级身上。再例如,2008年中国央行救市的十万亿信贷资金大多流向了房地产,这种强力刺激直接开启了后来的房价狂飙时代。 格林斯潘对策的产生还远不止是官商勾结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债务集团已经彻底绑架了银行乃至整个经济系统。例如,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财政会立即崩溃,银行不良贷款会大幅攀升,大量相关产业进入萧条状态,这会直接引发海啸级别的全面经济危机,这也是政策反复拉锯前后矛盾的根源所在:面对一个不断膨胀且杀伤力巨大的泡沫,是选择早日捅破泡沫迎接无法承受的危机,还是能再拖一会是一会? 在前文中列举的扩大内需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其最重要的产生原因是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力量缺失。可以说,正是由于大众被系统化地排除在决策与执行之外,才造成了国家权力的新自由主义化,经济体系的金融化,以及公共部门的官僚特权化。当前,创新活动变成投机活动,股东短期利益取向替代长期经营展望,房地产泡沫无论是否破裂其代价都由群众承担,决策者在让渡权力换取持久繁荣和牺牲未来只求绝对统治间选择后者......在这些经济地震的背后,是民主既无法渗透进企业管理,也不能有效监管政府决策的“板块运动”。(三月vulcanus)

(0)

红豆2021-11-01

魏杰教授:化解金融风险第三个层面就是金融。大家注意,货币和金融不是一回事,货币讨论我们生产多少货币的问题,金融是讨论货币怎么运行的问题,所以货币跟金融不是一回事。中国目前讨论金融的时候包括七个内容: 第一是银行体系。银行体系是我们金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银行目前的资产是320万亿左右。银行目前面临两大压力,非常明显。一是呆滞坏账率过高,目前银行贷出去的钱超过了180万亿,接近4万亿呆坏账率。应该是四年来最高的一年,呆坏账压力比较大。第二,有的银行也运转不下去,到了破产的边缘。已经有三大银行被银保监会接管了,一个包商银行,一个恒丰银行,一个锦州银行。不能把所有压力都放在国家身上,地方也要担起责任。最近调低了八个银行的信用等级,其中四个是辽宁省,四个山西省,那就说明风险在加大。有不少地方搞银行重组,实际上银行的压力很大。目前国家所接管的三个银行,包商银行接近尾声。处理原则有三条,第一条原则,要保证存款人利益,包商存款钱基本都给了。第二个原则,银行的创办者和股东利益受损,所以包商银行以破产处理了。第三个,如果银行创办股东的钱不够的话,那就是大额存款的利益受损。我估计未来银行出事,基本都这三条原则,所以你们大家回去查一下,有没有银行投资,你投的银行到底怎么样,是否有银行大额存款,那个银行到底怎么样。估计好多城商行,农商行支撑不下去,压力太大。目前银行贷款率太高。我昨天查了一下,恒大1.2万亿负债里面,银行有1200亿。好多企业不断出事,银行会被拖下水,银行可能会陆续出事。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