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问题,而所谓问题,“就是公开、无畏、左右一切个人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呼声。”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许多人对问题或者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或者遇到问题绕着走,生怕惹火烧身;或者漠视排斥,采取鸵鸟战术;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举起套话空话的盾牌。而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要具有深厚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历史勇气直面问题,以责任担当研究问题,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实干精神推动问题的解决。是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没有办法避免问题,所以解决问题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您说是不是呢?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共绘网》(http://www.gonghuiwang.cn/),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是公益机构,因为它对用户而言是全免费的。这可以理解为用公益的手段做商业。《共绘网》是上帝送来助推公平的工具,因为它能实现共享,在不断推动共享产业的发展。如果企业支持《共绘网》的社会公益,比如扶贫、捐款等,那就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如果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整个产业链,那就意味着战略公益融入了企业的产业链,这样的企业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比如《共绘网》发起了名为“绿色行动”的计划,推动绿色发展。企业自诞生起的使命即为解决社会问题。在《金字塔底部的财富》一书中,作者谈到:有些社会企业专注于做穷人的生意 ,改变穷人的命运,同时还能够获得利润。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也有类似观点:只有把社会问题作为有利可图的机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社会上有一种观点,不节制的给穷人发钱是恶,是滥行布施。扶贫,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来自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先生创办的穷人银行,可以是一种思路。尤努斯先生也是以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身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一人。30多年来,尤努斯先生致力于通过小额信贷,以普惠金融的方式,使许多农民从中受益,并脱离了贫困,收获了更好的人生。这与公益中免费发钱的方式不同,是商业化的,是可持续的。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人人都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境、食品安全、健康、养老、教育、医疗等等,都亟待改革。公益铺路,商业跟进,规模化扩张,可持续发展,最终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基于此,公益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公益团队必须是一体化管理;也希望公众不要把公益组织道德化,不要谴责社会企业追求私利。
眼下,群众的呼声是什么?愿望是什么?疾苦是什么?我觉得,看到这些,才是谈论人民至上的前提,否则就是无米之炊,纸上谈兵。 不同的群众也有不同的呼声、愿望和疾苦,那么,如何判断?谁来定义?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不同的人,屁股下的椅子不一样,眼界和心眼不一样,可能有不一样的观感和理解。 我觉得,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个人随心所欲地说话,然后从沸腾的声音中打捞最大公约数。让不同的声音都得到呈现,让文字、图片、视频都拥有永恒的生命,只要不是谣言、攻击、诽谤和辱骂,只要是真实的表达,都不能随意抹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