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担任传播角色的媒体发生了新型的改变,人们不再单一单向的接受纸媒、官媒的新闻,有了各形各色的新媒体产生的五花八门的信息。然而,为了追求所谓的点击率,如今的媒体十分热衷报道八卦,鲜少关注百姓疾苦和英雄。
不知从何时开始,官员动态、富豪、明星私生活开始占据大多数媒体的首页,还甚至成为了个别媒体人要挟的工具。在网络受众最多的新浪微博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日热搜,有过半数上的新闻均是有关于娱乐八卦,毫无营养价值意义。民生乃一个国家之本,媒体肩负着宣传、传播的重任,舍弃平民百姓疾苦和报道英雄实为一个错误之举,“以人为本”理念看来仍未落实到位。社会转型期间,媒体作为最体现社会效率的行业,不能因为简单地追求效率,跟上互联网的步伐,而只关注能吸引受众的八卦新闻。对于现在的媒体,您有什么看法?快提出你的高见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有些人就是在不断的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然后一步步走上作死的道路,不值得同情和怜悯!打击这些人,还社会晴朗空间,传播正能量!另:老胡,作为所谓的公众人物,是大家碰你,不要自以为是,赶紧闭上你的臭嘴吧,再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你也会作死的!
我经常看到一些新闻、通报、公告下的留言区,空空如也,但是转发量和阅读量却很大。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难道民众只会转发和点赞,不会发表评价和观点吗? 有些视频,我们看着看着就没了,这恐怕也不是正常的。只要这些视频是真实的拍摄记录,不是刻意合成和剪辑的,不是法律不允许拍摄的内容,它就应该拥有永恒的生命。 让弹幕扑面而来,让留言区畅畅快快,让反映民众呼声、愿望、疾苦的文章和视频能随时打开,这是人民至上的前提。 做语文题太抽象,做数学题的方法很简单:先把前提条件列出来吧。
进步文化:2005年,您的《感恩老兵》一文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业内人士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殊荣,获奖人往往会名利双收。但您似乎仍是业余写作,您当时为什么要写那篇文章?郭松民:九十年代后期和新世纪初的舆论氛围和今天截然不同,当时好像完全忘记了新中国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诞生的,对革命传统、革命烈士和为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的老战士,都采取了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一些地方还传出了平毁烈士陵园开发商业楼盘的新闻。 当时写这篇评论就是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抨击。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出,对国民党军队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也应该给予关心。应该说,我是国内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舆论界人士之一,《感恩老兵》的获奖也扩大了这个问题的影响。当时我只是出于老兵关爱老兵的朴素情感,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个问题以后会发酵成一个政治议题,并逐渐向闹剧、丑剧的方向发展。简单点说,关心国军抗战老兵(仅指那些抗战胜利后没有参加过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的极少数人),只能是在建立了正确抗战历史叙述前提下的“落实政策”行为。但今天,所谓“关爱国军抗战老兵运动”已经变成了一种颠覆抗战历史的政治行动。
没有英烈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阖家团圆。守护英烈的荣誉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每个人应自觉遵守的纪律。决不容许侵犯英烈的事件发生,罗昌平的行为应严惩!
英雄们,用生命给予我们平和和安定,呵护我们的安全。正可谓昆山之玉!今天,我们也必须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守护他们的荣誉!决不能让那些恶意诋毁英烈的网络大Ⅴ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必须依法追究,狠狠打击,严惩不贷